【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十九日電】全球近視人口約佔百分之三十,台灣小六孩子近視率卻破七成。為及早預防近視,健康署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學年起試辦「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由醫師進入幼兒園為大班孩子做散瞳屈光度檢查。
近視不只是「戴眼鏡就好」的問題,衛生福利部門人民健康署長沈靜芬今天在「散瞳eye篩齊啟動醫師前進幼兒園」記者會指出,學齡前兒童一旦發生近視,如果不做任何介入,每年會有將近一百度的度數增加,大幅增加高度近視,以及未來發生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至視網膜剝離、失明等風險都大增。
沈靜芬說,境內調查發現,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百分之九,小學一年級增加至百分之十九點八,小學六年級已上升至百分之七十點六,高三生近視盛行率更達百分之八十七點二,遠高於全球平均。
為及早掌握孩子近視狀況,健康署自本學年度起,啟動「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試辦計劃。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胡怡君說明,過往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僅由幼教老師帶著孩子比劃視力表做粗略檢查。
胡怡君說,此試辦計劃,將由眼科醫療團隊直接進入幼兒園,做詳細散瞳屈光度檢查,如有必要,即轉介到眼科進一步檢查或治療;目前全台已有十二個縣市表達有意願參與試辦。
及早追蹤及早控制,台大醫院眼科部醫師侯鈞賀也分享實際案例。小皓五歲時在幼兒園做視力表檢測,雙眼視力良好,皆為一點零,但因雙親皆為中高度近視三百度至五百度,家長為避免孩子步上近視之路,帶他到眼科檢查;經散瞳屈光度檢查確認,小皓遠視有一百二十五度,顯示眼睛仍保有一定的遠視儲備。
然而,在小皓將升上小學二年級的暑假,定期回診發現,他的遠視儲備已下降至遠視七十五度,顯示眼軸增長加快、潛在近視風險升高。因此,侯鈞賀與家長討論,開始讓小皓使用低濃度藥物阿托品,以延緩近視發生。如今小皓已升上初三,最新檢查顯示視力穩定保持在遠視二十五度,未發展成近視,亦無需配戴眼鏡。
有些家長會擔憂,孩子做散瞳屈光度數檢查可能不舒服,台大醫院附設兒童醫院小兒眼科主任蔡紫薰以「ㄅㄆㄇ」口訣提醒家長,ㄅ是「別」擔心,由專業眼科醫師入園,所使用的散瞳篩檢方法亦安全可靠。
ㄆ為「配」合篩,建議家長同意及配合讓孩子接受篩檢,依篩檢結果,持續培養孩子良好用眼習慣,若有發現異常,亦配合帶孩子接受進一步視力狀況檢查及追蹤治療;ㄇ是「帽」要戴,因散瞳檢查會造孩子短暫畏光不適,建議檢查當天幫孩子準備遮陽帽子、太陽眼鏡,避免陽光造成孩子畏光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