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銀川九月十四日電】(中新社記者楊迪)在人工智能健康篩查系統前站立九十秒後,包含機體年齡、心率、血壓等在內的多項指標一鍵生成。系統顯示,六十五歲的李女士健康狀態綜合評分為八十五分,總體良好但存在高血壓風險。這讓李女士感到驚奇:「我確實有高血壓,沒想到測得這麼準。」
九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二0二五寧夏養老服務業博覽會在銀川舉行,一百八十多家企業機構參展,帶來人工智能養老設備、適老化家居產品等創新成果。
記者在博覽會智慧養老展區看到,多款智能設備受到銀髮族歡迎。一款智能機器人理療床引得眾人競相體驗,六十八歲的晁女士經過二十多分鐘的調理後,直呼「舒服」:「平時我也會用一些智能產品,之後有機會,我還想嘗試更多先進的(產品)。」
智能機器人理療床的研發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廖航介紹,該款智能設備有二十二種模式,可對老年人不同的亞健康狀態進行針對性調理。「我們將操控裝備設置成類似電視遙控器的形態,以降低老年人的上手門檻。」
記者注意到,「健康」「養生」是多款智能設備主打的賣點。可實現重大疾病風險預警的智能手錶、智能血壓測量儀、一體式全身體檢儀等智能化醫療健康器械,佔據展區的「C位」。
京東健康與艾瑞諮詢於二0二四年聯合發佈的《中國銀髮人群健康養老消費報告》顯示,智能化醫療器械正表現出強勁的市場潛力,其能夠更好地監測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提供更加全面的照顧和護理,因而備受老年人的青睞。
此外,針對老年群體的智能化產品也瞄準了更具體的生活場景需求。展區內,一款爬樓機吸引老年人體驗。工作人員介紹,該產品主要面向行動不便,且居住小區沒有電梯的老年人,其電動系統可以輔助老年人上下樓梯,加長款的履帶可適應不同間距的樓梯。
當下,銀髮服務場景向「智」向「新」。二0二五年八月,中國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加強智能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養老生活服務品質。
「智慧養老產品可減輕使用者的勞動負擔,實現精準服務。」遼寧省養老服務業聯合會會長趙海林表示,身處信息化、智能化時代,更多老年人也在不斷學習,擁抱智能產品。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銀髮旅居分會秘書長馬雪表示,銀髮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可推動智慧文旅養老融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適老化智能導覽系統、虛擬現實文化體驗平台,發展多元化的銀髮文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