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微笑」麥積山石窟 跨越千年,再續傳奇

 【中新社蘭州九月十四日電】(中新社記者丁思)周末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遊人如織,皆為一睹麥積山懸崖峭壁上那跨越千年的「東方微笑」。這抹治癒人心的笑容,在一代代文物保護工作者精心呵護下,重煥生機,續寫千年傳奇。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歷經一千六百多年的風雨洗禮,現仍存洞窟二百二十一個、造像三千九百三十八件、壁畫一千餘平方米,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這裡眾多靈動溫婉的佛像微笑,構成了其標誌性特徵,被稱作「東方微笑」,也成為麥積山石窟獨特的文化IP。

 十四日,「東方微笑跨越千年──麥積山石窟保護歷程展」已開展四天。這一常設展覽成為遊客參觀麥積山石窟的「序廳」,也是解鎖千年微笑永葆青春的註腳。

 拾級而上,在第一百三十三窟內,五十九歲的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研究室高級文物修復師牟常有,正和三十歲的徒弟李浩亮蹲坐在塑像旁,低聲交流修復細節。今年是牟常有從事修復工作的第四十年。

 「每尊塑像皆有生命,我們要用耐心和細心,為它們把脈問診,延續生命。」面對徒弟的請教,牟常有傾囊相授,「這份工作讓我內心最為滿意和驕傲,還需要年輕人接棒,代代傳承」。

 如今,牟常有所修復的每個洞窟都安裝了監測儀器,用科技護航石窟安危。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研究室副主任胡軍艦介紹說,歷經八十餘年,麥積山石窟保護已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並啟用監測預警平台,對石窟寺文物本體、洞窟微環境、崖體穩定性、遊客流量、大環境等進行實時監測,構建起「人工巡檢+無人機監測+電子設備預警」的立體化保護網絡。

 截至目前,在現存的二百二十一個洞窟中,其中一百六十九個洞窟有雕塑和壁畫,已完成八十個洞窟的整體保護修復,三十多個洞窟正在實施保護工作;完成八個典型洞窟和大型洞窟的數字化工作,累計數據量達三點一五TB。

 科技不僅讓穿越千年的微笑造像青春永駐,還讓它們以展覽的形式走出洞窟,與海內外觀眾親密接觸。十四日,「東方微笑跨越千年──佛教造像藝術展」正在蘭州展出,將持續至十二月十日。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信息資料室副主任王通玲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表示,近年來,該所圍繞「東方微笑」「佛國山水」「絲路光華」「妙相梵音」等主題策劃對外展覽,展品先後前往上海、常州、安陽、廣州、揚州、深圳等地,讓民眾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千年文化瑰寶。

 「今年,我們集中打造『東方微笑跨越千年』系列展覽,旨在提煉麥積山石窟精華,讓更多人讀懂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王通玲透露,今年,「東方微笑跨越千年──麥積山石窟藝術特展」還將走進台灣。

 二0一四年,麥積山石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產點。二0二四年,該石窟接待中外遊客一百二十六萬人次。

 甘肅省文物局局長仇健說,我們要共同做好石窟文物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把麥積山石窟「東方微笑」完整傳承到下一個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