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條理   喬捷

那天原打算偷懶,怎料還沒有上班就收到同事生病,要做代職的工作。結果,偷懶的夢想沒有實現,反而一整週都在被各種新奇事圍着,完全不得安寧。

我想,如果我平日就處於這種工作壓力,有些工作要求,可能並不會覺得煩惱。問題是我極度懷疑自己有某種心理毛病。一旦原先設計好的路線沒有按預想的方式實現,我就會不高興。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的子女身上。最先發現問題是從早餐開始,如果前一天跟他們說好吃麵包,結果第二天給他們買了麵食,他們就會很生氣和完全不吃。說好去看電影而沒有去,也會激動到想打人。

如果把事情講得模糊一點,例如把吃麵包變成給你們買早餐,他們也是不會答應,而必須要具體到某個物件,甚至包括數量。說買三個包,如果回來是兩個或四個,他們都不高興。這種個性有個好處,就是他們生活得好有條理,基本上自己的作息、工作,每天要去甚麼地方上興趣班,完全不需要花時間給他們記。不好處則是,我們當大人最清楚,世事往往不會完全像我們預想的那樣進行。總需要我們學會理解和妥協。

孩子用了十多年,現在雖然還是有脾氣,但是沒有以前大了。像我雖然還是很不習慣別人打斷我的計劃和進度,但我也只是焦慮和不安,而不會激動和抓狂。我知道這世上還有很多人,有着跟我們類似的狀況,而且完全難以自控。作為家長和輔導者,可能最先還是要犧牲多一點時間和心力,儘量忍受,慢慢教育,並且相信他們是可以適應、緩和,並在原先無法接受的現實中,漸漸學會像大人一樣做出妥協和諒解。世上本身是沒有條理的,問題有時真的只是我們太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