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文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 內地將失信信息分為三類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電】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信用修復制度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進一步完善統一規範、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制度,更好幫助信用主體高效便捷重塑信用。
針對信用修復難點堵點問題,《實施方案》提出十項重點任務。一是統一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明確「信用中國」網站集中公示各類公共信用信息。二是完善失信信息分類標準,將失信信息分為「輕微、一般、嚴重」三類,並明確相應公示期限。三是明確信用修復申請渠道,「信用中國」網站接受各類需信用主體主動提出的信用修復申請,各地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線下服務窗口。四是簡化信用修復申請材料,鼓勵行業主管部門通過本部門信息系統直接獲取證明材料。五是壓實信用修復辦理責任,按照「誰認定、誰修復」原則開展修復工作。六是明確信用修復辦理期限,一般應當自收到信用修復申請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反饋修復結果。七是同步更新信用修復結果,依法依規解除相應失信懲戒措施。八是健全異議申訴處理機制,及時處理異議申訴。九是協同推動破產重整、破產和解企業高效修復信用,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和後續發展。十是規範徵信機構使用信用信息行為,強化徵信業務全流程數據質量管控,提升數據準確性、及時性。
《實施方案》強調,各有關部門要做好信用修復相關制度規定立改廢釋工作,按照「信用中國」網站數據標準建設完善本部門信息系統,定期核實信用修復結果準確性。要加強對信用修復工作的統籌協調,按照「高效辦成一件事」要求,在受理辦理、更新反饋、異議處理等工作中強化部門協同,加大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力度,不斷提升信用修復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