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雲霧研究及氣象精準預報 中國首試廬山索道雲邊界觀測
【中新社江西廬山四月二十八日電】(朱瑩 田東曉 黃蘭)記者從江西省氣象部門獲悉,中國首個索道雲邊界觀測試驗二十八日在江西廬山完成,將為揭示雲霧形成機制、提高廬山雲霧景觀預報能力等提供重要支撐。
在天氣演變和氣候評估裡,雲是重要組成部份,也是雲降水物理、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主要研究目標。其中,雲邊界在雲層與地表之間物質和能量交換中有重要作用。
此次試驗利用廬山索道穿雲破霧,搭建移動氣溶膠─雲霧觀測平台,搭載儀器在廬山穿行,獲取雲邊界的氣溶膠、雲滴和氣象要素等直接觀測的垂直剖面信息。
該試驗負責人、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研究員段婧介紹,試驗實現了沿山體坡度垂直方向上的穿雲觀測,可直接觀測雲邊界及雲內微物理結構特徵,分析雲的生消演變規律、氣溶膠與雲相互作用、雲滴核化等關鍵科學問題;同時,試驗研發的觀測設備搭建國內首個索道雲霧觀測平台,同步推進了雲粒子全息和成像技術在雲霧探測領域的發展與應用。
據介紹,該試驗吸引了海內外科研院所和設備研發生產單位參與。試驗為深入認識東亞季風區雲霧降水形成機制提供重要觀測數據支撐,其後續成果有望助力提升該地區天氣預報能力、增強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科學性並推動當地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
「世界名山」廬山是一座雲霧之山,年平均相對濕度達百分之七十八,年平均霧日約二百天,是開展人工影響天氣研究的天然理想試驗場。廬山現建有具有六個觀測站點的廬山雲霧物理綜合試驗基地,具備中國獨特的雲物理觀測綜合試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