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淘沙)幸福的真諦  梁楚瑩

 幸福是人類的永恆追求。但自古以來,人們對幸福的定義各有不同。

 話說有個漁夫在沙灘上曬太陽,富翁問他為何不多打魚賺更多的錢在海邊蓋大屋曬太陽,而漁夫表示自己已經正在曬太陽了。

 幸福並非單純取決於物質財富的積累,而是源於對生活的滿足與內心的寧靜。漁夫與富翁的這番對話,蘊含著關於幸福與生活意義的深刻哲理。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洪應明的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知足對於幸福的重要性。漁夫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雖然不夠積極進取,但他滿足於當下簡單的生活。雖然沒有富翁那般多的財富,但他享受著眼前的愜意,眼前的世界已如同仙境般漂亮。

 豐特奈爾曾經說過:「幸福的最大障礙就是期待過多的幸福。」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不少名人都能滿足當下,實現幸福美滿的生活。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但他無論被貶到甚麼地方,都能積極樂觀地生活。在黃州時,他親自耕種東坡,創造出東坡肉等美食,還寫下了《赤壁賦》等千古名篇。蘇軾的幸福源於他豁達的心態和對生活中點滴美好的發現。儘管遭受仕途的挫折,但他能在新的環境中適應並找到樂趣,說明幸福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能夠超越外在物質條件的限制。

 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並不在於外在的原因,而是我們對外界的態度。」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回歸田園。他的田園生活在沒有太多的財富積累下,住的只是簡陋的茅屋、種的也是普通的田地。然而,他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的生活沒有富翁式的物質堆砌,卻充滿了詩意與寧靜。

 中國古諺語「知足者常樂」簡單而直接地表達了知足帶來的幸福,這種知足是對生活的一種滿足,與財富多寡並不直接相關。普通家庭中,父母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從牙牙學語到學業有成,他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點滴過程中,感受著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的濃厚。這些平凡生活中的瞬間,都蘊含著幸福的元素,體現了家庭生活中幸福的樸實與珍貴。

 總之,幸福並非取決於財富的多寡,而是取決於是否能對生活感到滿足。我們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做一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