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創作,對很多人來說,靈感何來是一個重要課題,一般來說,心情越急靈感被容易被封住,偶爾會聽說有人在上廁所或洗澡時,靈感便突然而來,想到一些事情。偶爾地我也是這樣,會一邊在洗澡時在想事情,然後便突然出現一些新的點子。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報名了參加2025年日本福岡的「100位曼陀羅藝術家展」(100 Mandala Artists Exhibition),便開始思考主題及構圖,同時也開始重新了解一次曼陀羅的相關事情。
甚麼是曼陀羅(Mandala)?必須全部圖形以對稱方式畫出?按網上資料所示,曼陀羅起源於西元三千年至西元前八百年之間,原為迎請諸天神祗下凡時所設的壇城,祭典結束後便刪除,以示萬皆歸於自然。在藏傳佛教裡,曼陀羅是神祕的圓環,其中的圖像蘊藏著佛教義理。曼陀羅雖來自藏傳佛教,但沒有特定宗教意思,所以在世界各地也會發現甚影踪,例如中國的太極、法國的沙爾特大教堂中之迷宮圖案、地面瓷磚上的圓形圖騰和生活中的周遭事物等,除此之外,曼陀羅的呈現更可以用上不同物料與顏料,可以油彩、水彩、丙烯酸顏料、鉛筆、木顏色筆、金箔、閃粉筆、螺鈿、繩子、毛線、金管筆、水晶、花朵、沙子、木塊……等,呈現的方式可以是一般常見的對稱狀態,形狀可以是圓形、雨滴、花瓣、環形、三角形等重複圖案,到了十多年前,禪繞畫藝術(Zentangle)在美國出現,由一對夫婦Maria Thomas及Rick Roberts所發明,後來也延伸出運用禪繞藝術的相關官方圖形,或民間創造的禪繞圖形創作出禪繞曼陀羅。
除了對稱之外,心理學家榮格表示:「曼陀羅是自性(Self)整體的一種心理表達」。換句話說,圓形意象(Image)內的圖案可以補償心智的失常與困惑。即通過構建一個連接萬事萬物的中心作為彌補心智的方法或管道。曼陀羅便是協助我們讓它整合起來,其力量來自圓滿而沒有欠缺的自然力。因此,曼陀羅也可以指在圓形之內的所有圖形或表達。創作之時,我再看了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作為啟發,加上一齣感動自己的動畫,腦每便竹呈現構圖和想法了,那只是一個大綱,還是一邊畫,一邊感受,才知道下一步要怎畫出來,這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呢!同時必須自己畫時有所感受或感動,力量才會注入畫裡,像有靈魂般可以讓別人看到後可能產生共鳴,於是我的參展作品「花田的魔法與旅程」便誕生了。
可是,大家別被我嚇怕,繪畫曼陀羅不一定要懂的畫畫,就是憑感覺畫就好了,可以複雜的構圖,也可以只有簡單的線條,彩色可以,單色也可以。此外,有人認為曼陀羅若有很多彎曲圓潤的線條表示處事圓融、溫和,相反地多尖角轉折的話,表示較有己見、堅持、有自己立場。顏色偏淡者表示當下心情平和平靜,顏色強烈者則可能內心起伏較大,而構圖若複雜,也可能代表心中有很多的思緒、情緒。最後,初接觸者也可以考慮由曼陀羅著色本開始,當你在專注填色時,也可以為個人帶來平靜的效果。◇
相片拍攝:Cheri
https://sweetmoonblog.wordpress.com
https://www.facebook.com/MiracleLife.Cheri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moonspiritual
https://www.facebook.com/artcheri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