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西湖彷彿來到了維也納」——婺劇《白蛇傳》在奧地利驚艷上演

 新華社維也納四月五日電新華社記者孟凡宇于濤當舞台上的小青詢問得知許仙「尚未娶妻」時,一旁的白素貞心中暗自喜悅,台下觀眾也不禁為這一西湖之畔的美麗邂逅發出會心的笑聲。這一刻,美好的愛情故事成為跨越國界的共同語言。

 同樣美妙的邂逅也發生在「音樂之都」與中國戲劇之間。四月五日晚,由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帶來的婺劇《白蛇傳》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穆特劇院上演。作為二0二五「中國戲演出季」暨中國戲國際展演的首場劇目,《白蛇傳》的上演反響熱烈。

 「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在奧地利觀看這樣的演出,演出非常精彩。」現場觀眾尤麗卡·克勞斯說。

 婺劇起源於明代,融合了中國傳統戲劇的六種聲腔,以「文武兼備」的表演風格獨樹一幟。在許多婺劇文戲中,人物內心變化會通過動作形體來外化表現,因此婺劇也有「文戲武做」的特點。

 當晚的演出座無虛席。當看到許仙被白蛇原形嚇昏過去,直直向後倒在地上時,觀眾馬上為演員的生動表演鼓起掌來。在看到白素貞盜取靈芝的場景時,演員從高台翻身跳下的高難度動作又迎來觀眾喝彩。隨後幾次打鬥場面更是接連贏得掌聲。

 「演出非常精彩,我以前也看過中國戲劇,是在中國的現場演出,我也看過中國電影。我還從未在維也納見過如此高水準的中國戲劇系列演出。這是奧中兩國文化交流中的一個真正亮點。」奧地利維也納州議會第一議長、(歐洲)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協會榮譽主席恩斯特·沃勒說。

 「在我們的經典歌劇中,通常有更多的距離感。而在這裡,你會覺得自己是劇中的一部分。這很有趣。」談到中西方戲劇的差異時,克勞斯這樣說道。

 「我去過杭州兩次,一次是二十年前,一次是兩年前。西湖始終如一。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背景是群山,水邊還有成片美麗的荷花。這種美感非常美妙地傳達到這場演出中。」維也納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雷佩克在看完《白蛇傳》演出後說,「我感覺西湖彷彿來到了維也納。」

 許仙的扮演者樓勝對記者說:「這出戲我唱了二十多年,來奧地利還是第一次,感覺非常好。雖然我們語言不一樣,文化不一樣,但觀眾完全能明白我們所有表演細節的含義,跟我們很有共鳴。」

 據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玲慧介紹,截至目前,該婺劇團已在世界六十九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訪問演出。

 本次演出季活動由中國歌劇研究會和(歐洲)國際文化交流合作協會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承辦,將在二0二五年陸續為觀眾帶來崑曲、越劇、秦腔、婺劇、錫劇、揚劇、淮劇、桂劇八個戲劇樣式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