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紅窗門  圖文/安然

 每日返工途經中區紅窗門街,心中總帶著些許疑問。這裡的紅窗門究竟在哪裡?

 「紅窗門」,顧名思義,是指一扇有紅窗的閘門。它位於昔日澳門大街(營地大街)的南端,與北端的石閘門遙相對,因此這一區域曾是舊澳門的租界。當年居住在這裡的大多是澳葡人士,他們不識中文的題門書匾,只知道用石頭砌成的閘門稱為石閘門,而有紅窗的閘門便稱為「紅窗門」,以便於識別。如今的紅窗門街正是這個閘門的所在。

 「紅窗門」的原址位於紅窗門街與天通街交接處,也就是今日的蓬萊裡口。這條街道貫通閘口,是連接澳門街與下環、媽閣等地的重要通道,因此至今葡文仍稱之為「Rua Da Alfandega」,即「關卡街」。

 這裡曾經是澳門繁華地帶,如今依然熱鬧非凡。街道兩旁商舖林立,尤其是東南亞美食,吸引了眾多來自東南亞的勞工生活在這個區域。此外,這裡還有許多中式茶餐廳,吸引著新馬路的遊客,因為這條街上的食品選擇多樣,且價格實惠。

 談到這條街,還有一段歷史。按《澳門地理》記載:「其牆所經,自今東望洋山頂天文台西側起,下山,……,經大三巴圍營地之西,南通天街經窗門街過萬里長城……至今牆界,尚斷續可尋。」時至1862年,城牆與閘門被拆除,但這條街道仍保留「紅窗門街」街名。

 紅窗門街與天通街不僅是交通要道,更是澳門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見證,反映了澳門街的多元性和豐富的歷史背景。隨著時間的推移,關卡已不再,但街名依然保留著,這條街周邊也成為遊客打卡的小姿勝地,更吸引著居民們在此尋覓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