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消費被促進了多少? 喬捷
又一輪消費優惠出台,主流聲音都說有成效,我個人覺得短時間內是幫到市民省一點錢,但實際對澳門本地的小微企業的幫助不會很大,大型消費優惠和獎賞一結束,大家還是照舊以日常習慣的消費模式消費,企業經營一樣的困難,舖租費、成本高、服務難以和珠海競爭等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過。
消費優惠出台後,為了獲得消費券,星期一至五就是照舊到平日常去的餐廳、超市和麵包店消費,不夠五十元的就湊夠五十元,兩天的消費量儘量打包成一天完成。或者乾脆到相熟的店舖、咖啡店或會員制的店舖充值。到了週六日,也沒有特別為了花那些消費券而留澳,該出門的照舊的出門。像我自己,週六一早出門前,就到平日買早餐的咖啡店充值,一次把優惠券處理掉。根本沒有改變過任何消費模式,也沒有增加消費。有些老人家會趕在週一前去超市買米、買油、買鹽,其實也是把該買的都先買了,和先使未來錢的道理一樣,我們只是把本該攤分開的消費,基於有消費獎賞的關係,而提前了消費和購物,其實總和根本沒有改變,優惠活動只是讓消費提早了發生。
因此,在短時間內好像促進了消費,我覺得很大程度都是幻覺,簡單來說就是個數字遊戲,朝三暮四還是朝五暮二,結果都是七。政府只是在這段時間內,讓一些本身就有人氣、本身就能生存的店,可以過得稍為好一點,也讓市民稍為節省了開支。但澳門貴的東西一樣貴,大部分人也不會因為有優惠就吃得更好、吃得更豪。大家主要還是看前景和口袋裏的錢,收入不高、前景不明,還要人怎樣敢消費呢?都是本身消費得起的人在消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