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就美國加關稅表示 應加強對話避免泛政治化
【香港中通社四月四日電】(記者 陳卓儀)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日本、韓國及泰國等國實施加徵關稅措施,引發多國業界關注。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四日表示,相關措施偏離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的協商原則,恐對全球供應鏈穩定及多邊貿易體系造成深遠影響。
據公開數據顯示,美國針對不同經濟體實施的關稅幅度差異顯著。貝鈞奇指出,此類單邊措施不僅與WTO「非歧視性原則」存在潛在衝突,更令國際企業面臨難以預測的合規成本。他強調,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經濟體,深切體會自由貿易對全球繁榮的重要性,呼籲各方回歸多邊協商機制。
業界分析認為,美國加徵關稅的短期政治效應恐難以抵消長期經濟代價。受影響國家企業已採取措施調整訂單,分流供應鏈,而美國本土進口商同樣面臨成本轉嫁壓力,關稅壁壘可能進一步推高民生商品價格,形成「雙輸」局面。
東南亞多國商會近期已啟動跨國協調機制,計劃通過WTO尋求法律途徑來解決爭端。貝鈞奇建議,各國應把握今年APEC峰會等國際場合加強對話,在維護市場開放與公平競爭原則下,避免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秩序,才符合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