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高地 創新的熱土 ——外資企業「廣東行」觀察

 【新華社廣州4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潘潔、丁樂)木棉花開紅勝火,春意盎然迎客來。4月1日至3日,百餘名外資企業和商協會代表走進廣東,參加由中國貿促會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外資企業「廣東行」,感受中國的開放魅力和創新活力,共話合作共贏新機遇。

 「希望利用廣東的製造業優勢,進一步擴大GE醫療在廣東的供應商基地,助力打造世界級先進醫療設備配件產業群」;

 「廣東上個月發佈了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我們希望利用廣東蓬勃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與本地企業的聯合創新」;

 ……

 在考察參觀、洽談交流中,不少人表達了進一步擴大在粵投資與合作的意願。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廣東是全球客商投資的重要目的地。今年前兩個月,廣東全省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484家,同比增長16.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33.1億元,同比增長5.9%。

 廣東何以備受青睞?雄厚的經濟實力、堅實的產業基礎和龐大的市場規模,是吸引不少外資企業在此深耕數十載的重要原因。

 作為全球三大啤酒公司之一,嘉士伯在華發展的歷程始於廣東。為滿足華南市場不斷擴大的需求,公司在佛山三水投資建設了全新啤酒生產基地,並於去年8月正式投產。嘉士伯中國總裁李志剛告訴記者,廣東是中國重要的啤酒市場,不僅經濟活躍、消費能力強,整體人口也較為年輕,既具備強大的購買力也樂於嘗試個性化、高品質的產品,為企業挖掘消費市場潛力提供了廣闊空間。

 創新活力持續迸發,成為近年來廣東吸引外商投資的一張亮麗名片。

 中國法國工商會常務副會長柏紀言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法國企業來廣東發展,因為這裡不僅有前沿技術,也有創新生態,更有研發成果產業化應用的廣闊舞台。

 「廣東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匯聚了大批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競爭力強的優秀企業。勵訊集團旗下的愛思唯爾和斯坦福大學聯合發佈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中,深圳有660名學者上榜,且本土培養人才佔比70%,躋身全球創新版圖第一梯隊。」勵訊集團公共事務高級總監趙國一說,集團已在深圳前海設立了辦公室,希望用好這裡的創新優勢,做大共贏蛋糕。

 外商投資廣東的熱情,還來自這裡海納百川的市場環境。此次廣東之行,不少外資企業再次感受到政府服務的暖心──

 「您關注的企業項目服務專人制度,我們接下來會落到實處,希望大家見證我們的服務」「您剛才講的『旅遊+賽事』『旅遊+演出』,相關實施方案正在徵求意見」「省貿促會接下來負責對接,會後我們推送聯繫方式」……

 在外資企業「廣東行」政企交流會現場,廣東省商務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20多個廳局負責人就外資企業和商協會代表關注的問題及訴求逐條回應。

 面對面的溝通、實打實的舉措、心貼心的交流,外資企業通過「廣東行」,感受到中國開放合作的誠意,愈發堅定深耕中國的信心。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告訴記者,霍尼韋爾希望在綠色建築、可持續航空燃料開發、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進一步拓展在華業務,也希望進一步參與中國的創新研發攻關項目。

 「公司每年都會在研發領域進行投資,並在中國申請多項專利,這些專利都是本地團隊基於中國本土市場需求開發的。在中國,為中國,我們過去、現在在做,未來也將一直做下去。」余鋒說。

 提到消費市場潛力,洲際酒店集團全球副總裁陸海清難掩憧憬:集團未來在全球待建的酒店客房數,三分之一以上將來自中國。中國市場大有可為。「我們將結合各地特點佈局不同品牌、不同類型的酒店,繼續深挖下沉市場,凡是高鐵能到的地方我們都希望有所佈局。洲際進入中國市場已經50年了,我們的目光是下一個50年。」他說。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說,「我們將始終把服務中外企業作為立身之本,進一步發揮服務外資企業工作專班作用,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搭建更優平台、提供更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