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馬德里」跨境電商包機航班啟航 鞏固澳門一帶一路航空樞紐地位

 【專訪】由埃塞俄比亞航空B777F貨機執飛的ET3483從澳門國際機場起飛,滿載跨境電商貨物,會於十四小時後抵達馬德里巴拉哈斯國際機場,為歐洲消費者帶來極具優勢和性價比的「中國製造」商品。亦標誌著非洲最大航司──埃塞俄比亞航空「澳門-馬德里」跨境電商貨運包機航班首航成功,同時標誌著澳門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航空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

 執飛ET3483的埃塞俄比亞航空B777F貨機昨(三)日上午八時五分降落澳門國際機場,受到水門禮的熱烈歡迎。出席迎接儀式者包括: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特規費拉‧德博,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楊全州,外交部駐澳公署參贊傅愛民,澳門民航局局長潘華建,埃塞俄比亞航空集團中國區總經理谷藹明,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執委會主席陳穎雄、執行董李時泰,橫琴澳門國際機場物流公司總經理趙友學,中聯辦經濟復部二級調研員候振坤,澳門招商投資促進局高級經理周鵬,澳門中非商會會長馬志達,等等。

 埃塞俄比亞航空中國區總經理谷藹明致辭稱,這條航線不僅是埃塞俄比亞航空集團全球網絡的重要延伸,更是中非合作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成果。我們將依托澳門國際機場區位優勢,與深圳、廣州、香港現有航線形成協同效應,構建覆蓋全球的「航空貨運圈」。他在受訪問時亦提到,之所以選擇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貨運航點,主要基於三大戰略考量:一是澳門位處大灣區珠江西岸核心,背靠珠三角製造業集群,兼備自由港政策及機場擴建優勢,能為跨境物流提供理想條件;二是完善埃航在深圳、廣州、香港以外的航線網絡,實現大灣區全覆蓋;三是澳門作為「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樞紐,與陸上絲路終點馬德里連接,契合「一帶一路」節點佈局。可預見的未來,該航線將升級為「中國製造出海」與「非洲資源入華」的雙向快車道,使澳門成為中非經貿合作的「空中絲綢之路」核心節點,為「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產業協作開創嶄新空間。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執委會主席陳穎雄致辭時指出,隨著機場跑道擴建工程和橫琴前置貨站建設的推進,澳門民航業正迎來戰略機遇期。新航線預計每年將為澳門帶來超二萬噸跨境貨運吞吐量,助力澳門打造中非貿易與「南南合作」的「空中絲綢之路」。澳門作為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憑借大灣區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電商產業集群,已形成高效的跨境電商貨物處理能力。此次航線開通正值大灣區建設加速期,航空物流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埃航選擇澳門作為新樞紐,既看重其開放的航權和時機優勢,也著眼於橫琴粵澳深合區的戰略定位。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物流發展總監胡漢新表示,埃航「澳門-馬德里」貨運航線的開通,標誌著澳門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的航空樞紐地位進一步鞏固。該航線以跨境電商貨物為主,貨物抵達西班牙後可通過陸運網絡輻射歐洲各地,為大灣區貨主提供更靈活的物流選擇。返程貨運則根據國際市場需求靈活調配,兼具進口澳門及轉口內地的雙向發展潛力。

 昨日,埃塞俄比亚航空与澳门国际机场还签署了「首家启动用户」合作备忘录。埃航成为澳门机场机场横琴前置货站的首家入驻航司,双方拟合作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琴澳物流协同运作新模式。

 據悉,「澳門-馬德里」航線的貨運定期航班是:初期每周執飛兩班,預計每周能提供四百噸運力,主要出口玩具、小家電、家具、3C電子、汽配、服裝和美妝產品等跨境電商貨物。部份出口跨境電商貨物還將經馬德里聯運到南美的哥倫比亞、秘魯、巴西、智利等國家,而進口的生鮮水果、鮮花和水產將為澳門服務業提供豐富的貨源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