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電動車的恐慌感   泰來

有報章引述沃達福數字汽車國際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翔的觀點稱,目前還需等待警方具體調查結果。根據小米現有說明來看,自二零一六年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功能以來,國內外已發生多起高速公路場景下的典型案例,這類事故的責任認定存在複雜性,這亦是坊間對自動駕駛一直心存疑慮的主因。

對於小米汽車而言,這起事故無疑是一次嚴重的打擊。一方面,它嚴重影響了小米汽車的口碑和市場信心。如果這種「路面炸彈」經常在市面上流動,自然會造成公眾的不安和恐慌。另一方面,事故對小米的股價也產生了直接影響。消息公布後的幾天之內,小米股價一度大幅下跌逾6%,最低觸及46.2元,收市仍跌5.49%。

如今小米CEO雷軍對事件採積極面對的態度,稱已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趕赴現場,強調小米不會迴避,持續配合警方調查。小米SU7高速事故的調查結果對於小米公司來說至關重要。它不僅關係到事故責任的認定,更關係到小米汽車未來的市場前景和消費者信心。現在內地的電動車發展蓬勃,這事故絕對不是單一指向小米,更多是對業界的一項警醒,要大家將人命放在第一位,不要為爭市場佔份而罔顧安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