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和身邊的伙伴、家人認識多少年,大家總有意見相左,各有所想的時候。合作期間,有些人可以不發一言,但合作的人便像是心意相通,理解到彼此想法,甚至可以有默契地達至對方預期,甚至將事情做得比對方設想的還要周到、完善。
合作關係,是不論人走到社會內的哪一個群體,小至家庭,大至企業,都必須面臨的人際關係之一。人與人的相處及溝通,亦常要面臨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相識本就不易,相處更是難事,相處都有令大家失望、沮喪的時刻。有時,認識越長時間,當遇上溝通上的瓶頸或磨合時,比起只是認識短時間的人來說,會帶來更大的挫敗感與破壞感。
在合作中,互相扶持的伙伴一起努力,一起為共同目標奮發向前,特別的需要互相理解,這種關係的建立才會讓彼此感受到力量。然而,每當期望與現實之間出現落差的時候,這種力量則瞬間變得脆弱。比如,當一方對另一方抱有高度期待,但另一方卻未能如期完成時,失望感便會隨之而來。這種失望不僅影響到工作的進展,還可能讓彼此之間的信任受到考驗。要處理期望與落差,關鍵都在於溝通和理解,彼此在誤會發生之後,能否有開放的溝通及理解至關重要,雙方必須坦誠表達內心想法、需求和擔憂,從而避免因誤解而產生的矛盾。溝通過後,當大家清楚知道對方的期望時,就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向着共同的目標努力。
其次,培養對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也是必要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長年的合作之中,應該已十分了解到對方的個性和工作風格,有助於我們調整自己的期待。或許有時候,對方的做事方式並不符合我們的預期,但如果我們能夠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理解他們的挑戰與困難,這樣的包容心態會讓合作更加順利。
最後,學會接受不完美的合作關係也是一種智慧。在任何合作中,都可能出現意外和挑戰,對於這些情況,如果沒有足夠的心理預期,誰也接受不了不完美,從而產生負面情緒,無助走出困局,也學習不到成長所需的調整或改善。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合作中找到真正的支持與成長,讓合作的關係走得更遠,得以攜手共進,才能合作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