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患上超重肥胖、三高等風險逐漸上升 當局冀努力遏止上升趨勢

 【特訊】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健康社區及科普體重管理。

 出席所目的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健康促進處處長黃穎雯表示,去年(二0二四年)澳門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高達八十三點三歲,較回歸前增加五歲,但居民患上超重肥胖、三高等風險逐漸上升。二0一六年「澳門健康調查」數據顯示,本澳超過一半以上成年人的體重超出理想範圍,明年(二0二六年)將再開展十年一次的「澳門健康調查」,黃穎雯預計超重比例會持續上升,但當局仍然希望努力遏止上升趨勢。

 另外,肥胖是導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去年八成死亡個案由慢性病引起。當局透過推出健康企業及健康校園計劃等,從居民生活、工作及學習三方面,著手推動居民實踐健康行為及主動健康管理。

 黃穎雯稱,本澳訂定的超重肥胖指標相對其他地區較緊,希望能及早提醒居民注意體重,未來會與社團合作,針對藥物安全、體重管理等健康主題在社區推廣。未來會擴大整個家庭醫學團隊,正計劃對私家醫生提供持續培訓,為居民提供預防疾病的健康建議。

 衛生局黑沙環衛生中心醫生曹美芳強調,減重需科學,在坊間的減肥藥、節食等方法,若導致攝取的卡路里過低,不但不能控制體重,更會體重反彈及影響健康;而「一下子減幾十磅」亦不科學,建議設立合理目標,配合飲食及運動,循序漸進減重。她建議市民每周要開展帶氧運動及肌肉運動,拉伸操、原地踏步或慢跑等都適合普羅大眾。對於兒童肥胖問題,衛生中心會先增加家長的體重管理認知,以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新青協副理事長姚明威稱,青少年對自身健康認識普遍不足,除了缺乏運動,並受網絡及同儕影響,進食不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