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二日電】台灣青少年自殺率近年逐漸攀升,學者分析可能跟父母離婚率、網路使用率、失眠困擾、自殺想法等比率上升有關,要預防須從個人、家庭、網路等方面多管齊下。
台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今天發表「OECD家庭資料庫:台灣家庭與兒少權益指標的比較二0二四年版」報告書,檢視台灣家庭與兒少發展現況,並呼籲政府關注兒少權益和家庭支持政策。
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郭貞蘭說明,從報告可發現家庭結構變化明顯,台灣夫妻家庭佔比由二0一一年百分之五十七點二四下降至二0二三年百分之五十二點七八,單人家庭比率由二0一一年百分之十點一二上升至二0二三年百分之十五點四,單親家庭從二0一一年百分之九點三一上升至二0二三年百分之十點五七。
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相較,郭貞蘭提到,台灣的夫妻家庭佔比仍較高,其中有子女的夫妻家庭比率也高於OECD國家平均,無子女的夫妻家庭和單人家庭比率則低於OECD國家平均。
青少年自殺率方面,報告顯示,OECD國家二0二一年平均為每十萬人有六點五人自殺,台灣青少年自殺率從二0二一年每十萬人有四點五人自殺,上升至二0二三年每十萬人有七人自殺。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齊殷觀察,從雙親家庭比率下降、單親家庭佔比提升等變化可發現,跟傳統家庭樣態有些偏離,但跟國際並無大幅偏差,顯示這是世界一致的趨勢,反映一種價值理念的選擇;目前歐美因應這種趨勢已在改變,如非婚生子女同樣能在社會中獲善待。
台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書森表示,近年來青少年自殺率逐年上升,經由研究發現,跟父母離婚率、網路使用率、失眠困擾、自殺想法或企圖等比率上升有關,近年也有越來越多青少年認為自殺是個人權利。
若要採取預防措施,張書森建議,除了幫助青少年改善心理困擾,也要因應家庭結構的變化,提供弱勢兒少照顧協助、減輕單親家庭的負面刻板印象等,同時建立安全網路使用環境,並加強校園防墜等方面多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