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信其內地手機號涉發放大量詐騙訊息 一澳婦被騙四百多萬港元

 【專訪】一名本澳女長者向司警報案,報稱疑墮「公檢法」電話詐騙,受騙損失四百多萬港元。

 案情指出,女事主在去年六月十八日,她的手機收到「內地電訊公司」職員來電,指其內地手機號涉發放大量的詐騙訊息,要求立即受查及繳交「保證金」。

 信以為真的女事主,按對方指示下載應用程式與「公安」視頻辦案,由去年七月九日至十月十五日,分十次轉帳共四百零九萬三千五百港元,到指定的本澳及香港銀行帳戶。「公安」其後著女事主等候「調查結果」,並一直以「案件跟進中」拖延。

 及後,至上月(二月)十九日,女事主發現「公安」失聯,向家人提及事件被告知是詐騙,經考慮至前(二十七)日向司警報案,報稱四百零九萬三千五百港元。

 司警呼籲提防假冒菜鳥快遞釣魚短訊

 司警局近日接獲多名市民舉報,指收到假冒物流公司「菜鳥」發出的釣魚短訊。短訊內容訛稱用戶的收貨地址不完整,須點擊短訊內附帶的連結重新輸入。

 點擊連結後,會跳轉到一個假冒「菜鳥」的釣魚網站,該網站要求用戶輸入姓名、收貨地址及其他個人資料,隨後以重新配送需支付服務費為藉口,要求提供信用卡資料,包括卡號、有效期、持卡人姓名及安全碼。騙徒在竊取相關信息後,利用這些資料進行未經授權的大額簽帳交易。

 司警局反詐騙協調中心再次提醒市民:

 一、不論發訊息者為何人,切勿隨意點擊收到之手機短訊中附帶之連結;

 二、任何情況下如需透過互聯網輸入個人、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資料,必須小心求證有關網站之真偽;

 三、如有懷疑,應使用司警局「反詐程式」查核風險指數,又或致電司警局防詐騙查詢熱線八八00七七七七或報案熱線九九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