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 圖文/阿潔
八角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古建築形式之一。最初為木質構造,翹起的八個角,或直插天際,或伸向遠方,棱角分明,很有特色。後來延伸到有些樓房的建造上,也沿襲此形式。
在澳門說到八角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位於南灣花園的八角亭閱覽室。那也是澳門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在遊客中的知名度也彼高。別看僅兩層紅色門窗的小巧建築,那可是澳門第一間中文圖書館與最早開放的公共圖書館,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了。
本文介紹的八角亭,位於鄰埠一公園內,鋼筋混泥土結構。外觀結實,經久耐時。台基亦為八角形,人為墊高,條石鋪設,邊緣既是欄杆,同時又當坐用矮凳,整個台基給人突兀而起之感。亭內半封閉形,前後開圓形拱門。亭頂蓋黃色琉璃瓦,可能為防颱風吹襲,瓦上置粗疏的鐵絲網,另外還有避雷針。與每個角相對應直下的,或是方形立柱的直角,或是牆壁直角。這在傳統的風水學上,是很具殺傷力的。亭內置靠椅,分佈兩側,供遊園者歇息。當然,在這擁有漫長盛夏的海濱城市,可能更多的是遮陽擋雨。在用途方面講,說其是風雨亭,可能更恰如其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