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看《夢囈——唐重個人作品展》 阿潺
說到原始圖騰,我們都很容易聯想到遠古先民在石洞內或龜殼上的刻鑿,又或是在原始部落中,那些帶有神聖保護意味,繪於手上畫於面上的鮮艷圖案。那時人們用簡化的筆觸去反映現實世界,或是藉此去回應內心的想像。本地藝術家唐重一向喜愛原始主義和民間藝術,作品着重探討人性的本質和人與人之間的生存關係,多年來遵循自己創作的步調,最近在澳門藝術花園舉辦個展。在本次的展覽以自然圖騰為材,創作並延伸,富有象徵意味。媒材上採用國畫顏料繪畫在竹纖維紙上,質感淡雅平實,給人舒服的氛圍。
展覽中,藝術家合共展出二十二件作品,其中五件為雕塑作品。國畫及拼貼作品,藝術家在深淺朦朧的底色上,貼有不同形象,展示人間的種種,溫柔的色塊之間任人解讀,由此展開圖像的各種可能性。作品《秋風》以生活場景入圖,海邊、魚池及遠山,一派小城景象,沉而薄的色彩使作品蓋上一層陰鬱。《遇見》則明亮得多,各式動植物以利落的線條勾勒並剪出,化開的青藍色背景空靈清澈,相互配合間使人感受到一種單純的童趣和美感。《我》以胯下旋轉的樹葉裝置為象徵,《小城》裁有疏落的房子,《回家》儼然一幅百獸圖,其間的動靜喜樂不言而喻。展場置有畫作配合懸掛起來的木雕作品,使人仿如身處仙境,回歸純粹的自然,畫上的小物似是隨時會活動起來,圍繞身邊。
本次展覽題為「夢囈」,使筆者聯想到中文的誕生,那些活靈活現的筆劃由古早先民創作的形象和符號變化而成,承載着當刻的千頭萬緒,正如唐重的創作一般,我們或可透過他的作品聽到自然界的蟲鳴鳥響,或是藝術家的喃喃自語,如是聽到午夜在他腦海當中的奏鳴曲。昨晚舉行藝術家的展覽結幕分享會,邀請到本地藝術家郭倩齊和范世康同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