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口)一吻定情:台版小清新和小格局 王珉

 情人節內地上映的《一吻定情》,緊接春節的火熱檔期。提起這部經典大IP,年代感撲面而來,就像學生時代用零花錢買漫畫書一樣。它改編自日本多田薰的漫畫《淘氣小親親》。20多年來,不乏珠玉在前的佳作:1996年日本版《一吻定情》創下日劇史上一年重播六次的佳績;2005年台灣版《惡作劇之吻》,正如《流星花園》等小清新文藝片,都是台灣電影的獨特標籤。

 台版小清新都市愛情

 此次《一吻定情》翻拍成電影版,依舊給人溫暖和清新,骨子裡透著古怪精靈的邪氣,簡而言之就是小時代小電影和小確幸的寫照。吸睛之處在於選角——王大陸飾演江直樹,原湘琴則花落2016年星爺春節檔票房冠軍《美人魚》的女主角林允。當時主演名單甫一出爐,社交網路對於顛覆選角的爭論炸開了鍋,再加上台灣偶像劇教母陳玉珊執導,使得觀眾有了少女心的期待。

 漫畫原作者多田薰的故事靈感,來源於她和老公西川茂的愛情故事。1996年日本版湘琴眼中的直樹,高冷到最後一集才被她追到,這是屬於女主角的視角;而在2013年日本版,由於多田薰去世,丈夫西川茂做顧問,於是劇中的直樹,早早就和湘琴墜入愛河,這是屬於男主角的視角。新版更是討巧合二為一,採用雙重視角,將彼此眼中的對方,完美地呈現在銀幕上,帶來雙倍的純愛感動。

 新版圍繞都南高級中學,一共有四段愛情線索。先是初懷春心的湘琴和直樹打情罵俏,爾後是學渣的阿金始終迷戀守護著湘琴。再者,直樹因其父病危家道中落,不得不選擇和紗會在一起。但最後直樹和湘琴「繞了一圈」,還是走了韓劇夢中夢、皆大歡喜的結局。

 小格局小確幸的製作

 新版引入「飯圈文化」,直樹依然是男神,但他的粉絲群體全面升級,腿短的湘琴就無法加入男神的粉絲後援會。當代迷妹們既會收集周邊手辦,又會剪輯修圖。上一部中,直樹的母親拿出兒子和湘琴的學習合照時,後援團異常吃醋。而新版迷妹,看到社交平台的合影時卻很淡定,齊刷刷地亮出與偶像的「合影照騙」,向觀眾秀出鐵杆粉絲的自我修養。然而,湘琴才是迷妹中的最大贏家,她對直樹始終噓寒問暖,嘴上也很誠實——看到自己的名字和直樹同樣出現在前一百的名單中,生出了結婚證的天真想法。這便是當代女粉絲的追星心態,笨拙花癡到不計付出和回報。

 陳玉珊作為青春偶像劇的靈魂人物,其代表作數不勝數,從電視劇《命中註定我愛你》和《王子變青蛙》,到電影《我的少女時代》和《一吻定情》,這些三米之內的幸福,大都獲得口碑和收入的雙贏。她通過「劇本-明星-衍生商品-版權銷售」的方式,發展出完整的生產線。多年導演和製作人的經驗,使她對劇本的選擇精當,故事也吸引人能引起共鳴。

 當下台灣電影,鮮少有大場面、大視角、大製作和大格局,較火的諸如《悲情城市》《一一》《等一個人咖啡》《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艋舺》等,都帶著濃郁的本土味道,屬於現在台灣都市青年文化的縮影,採用現實主義的視角來還原市井的生活,秉承人文主義追求的小格局,力圖將台灣電影推向世界電影的聚光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