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海岸線)電影教我的事,現在順勢教兒子 何志峰
我很喜歡看電影,不然我也不會在這個專欄寫電影寫這麼久。看電影看了很多人情悲喜、世故冷暖、無可奈何、走頭無路……一切一切都不用親身經歷,都是在一個安全的觀影中感受的。
其中一樣,可以在電影中很快學到。我少年時透過看大量的戰爭片,學到要考試那些歷史內容。舉個例吧,例如我前幾天和小兒子重看《雷霆救兵》,一開場是諾曼第登陸D-Day,盟軍被德軍炸到血肉橫飛的畫面,然後看到小隊滲透法國、看到士兵的厭戰、看到每戰死一人美國國防部就會派人到他家報訊。
小朋友未必通通都能深入知道電影內涵,或者感受到電影帶動的情緒。隊長戰死的畫面出現時甚至可能在吃零食。不要緊,如果是好電影,他們長大一點就會重看,到了中年,也會重看。這一部《雷霆救兵》大家如我不是看完又看嗎?有一些重要情節青少年一講他會馬上知道的,例如一開場的登陸戰。大兒今年十四歲,他的歷史課讀到「二戰」了。考到盟軍反攻納粹德國,可能上課魂遊東張西望,但如果考卷能寫上諾曼第登陸肯定取到幾分了。為甚麼?就是看畫面。
至於電影情節是甚麼?通通忘記也可,不重要了。有機會再看吧。
不要小看這樣看電影,那時一年到尾我沒有看一百都看幾十部。看到戰爭電影都建基於第一或第二次世界大戰,看到我這個程度和頻率就會從觀影史中重新組織回歷史的脈絡在腦海中。如中學歷史這樣學,既有效率,又有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