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工聯總會昨日發佈「二零二五年澳門養老服務現狀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約八成受訪者將養老金列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近五成受訪者依靠敬老金。近三成受訪者對社區養老設施表示滿意,超六成持中性態度,突顯出社區適老化改造的緊迫性。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聯同工聯社會服務委員會、聚賢同心協會及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昨日下午三時舉行發佈會,公佈「二零二五年澳門養老服務現狀需求調查」結果,工聯總會副會長、聚賢同心協會副會長林倫偉,工聯社會服務機構管理部長者服務總監劉詠詩,工聯松柏之家老人中心主任馬韻妮,工聯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展濤以及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總監何鍾建等出席並介紹詳情。
據介紹,有關調查於今年七月至十一月開展,共收回八百零一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八成受訪者將養老金列為主要收入來源之一,近五成受訪者依靠敬老金。在居家養老服務關注度方面,受訪者關注程度依次為醫療、生活照料、緊急支援和生活護理等。在社區養老資源佈局上,近八成受訪長者居住在澳門半島。近三成受訪者對社區養老設施表示滿意,超六成持中性態度,這突顯出社區適老化改造的緊迫性。另有近四成七受訪者對居家養老服務僅有一般了解,三成七不太或完全不了解等。
就有關調查結果,林倫偉認為政府應構建長者消費物價指數,動態調整社會福利政策,長期監測長者生活成本變化,依據物價波動及時調整福利給付額度,政府和民間機構可提供金錢補貼或援助。同時,要加大對長者就醫的支持力度,完善醫保政策,擴大保障範圍、提高報銷比例,鼓勵研發價廉質優的藥品,加快基層醫療機構建設。他又建議落實構建十五至二十分鐘社區長者服務圈,強化醫療與生活照料服務質量,增配專業醫護和護理人員,提升緊急支援能力等。
而劉詠詩則認為,政府應加快舊區重整步伐,優化社會房屋與長者公寓的供給結構,適度增加長者公寓供應量。她又建議積極推動家居環境適老化改造,如安裝浴室扶手、防滑設施,調整床鋪高度等,提高長者居住安全性。同時鼓勵物業管理公司提供送餐、打掃、代購代繳等多元化服務,解決長者日常生活難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