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一月十七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徐嘉儀)一年一度的香港中美論壇十七日至十八日舉行,中、美、印等多國政學界代表齊聚香江。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當今世界不應陷入二元對立,期望中美兩國在競爭中尋求可控合作。
論壇以「共築和平之環」為主題,主辦方中美交流基金會主席趙令歡致辭時表示,這一主題提醒著人們,和平如同圓環,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需通過對話和行動來更新。在相互尊重和理解下,中美可以再次合作,創造更公平、可持續的全球秩序。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以視頻形式發表致辭指,不論形勢如何變化,中美合作互利共贏的歷史邏輯不會變,兩國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願望不會變,世界人民對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普遍期待不會變。他分享三點體會:要錨定元首指引方向,不折不扣落實會晤共識;汲取歷史經驗智慧,堅定不移推進互利合作;厚植人文交流根基,持之以恆促進民心相通。
對話環節,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第十二任美國貿易代表白茜芙談到單邊主義抬頭。她說,國家的自我依賴關乎國家安全,即便是最貧窮的國家都不會放棄國家安全。中美兩國要做的是打造安全網,建立支撐,應對現今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和問題。規則正在尋求統一,大國間存在競爭,大家需要打造橋樑,互相了解,否則這種競爭是互不利好的。
印度第二十八任外交秘書,印度前駐華、駐美大使拉奧琦認為,現時存在很多國際裂縫,但美中印在二戰期間曾共同並肩對抗外敵,歷史不該被遺忘。印度不想選邊站,需要保持穩定發展,所以即便當前印中有摩擦,雙方仍有對話、尋找共同立場的空間。至於中美關係存在分歧,認為在保護好國家安全的同時,也要維持好平衡,促進多極化共同發展。
事實上,更多國家傾向同時與中美維持合作。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緝思指出,東南亞國家歡迎中國的投資與貿易,同時也需要美國在安全和武器領域的支持;菲律賓目前傾向美國;柬埔寨則朝向自我孤立。許多國家不願陷入二元對立,而是尋求戰略自主、多邊合作與多元結盟。
貿易戰是與會者共同關注的話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中國研究所名譽教授大衛.蘭普頓直言,貿易戰沒有贏家,特朗普對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徵收高關稅,這不僅是中美問題,其實是美國整體全球經濟政策的反映。如果中美都專注於內部發展,減少外部衝突,各自發揮優勢,才有利雙邊和全球經濟。對於兩國近日關係緩和,他指,任何事件都可能成為變數,必須格外小心,不要讓突發問題干擾高層交流。
中美元首據報明年互訪,王緝思相信對雙邊關係健康發展有益,但現實中仍有許多潛在摩擦,包括南海、台灣地區問題、美國中期選舉等。他特別提到,不喜歡「東升西落」的說法,認為大家的方向不一樣,才要互相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