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傳真)從全運聖火說火  海浪

萬眾期待的「十五運」終於揭幕了,各項比賽,正陸續展開。澳門是本屆全運會的主辦城市之一,「十五運」的深海之火,早前就在本澳進行傳遞,令澳門之名,響徹中華。如今,聖火已經在主場館熊熊燃燒,預意人民生活,將更紅更火。

現代運動會的聖火,是始於一九二八年的阿姆斯特丹奧運;自此之後,聖火便成為現代奧運的標誌,更是奧運會的一個重要儀式。但這儀式卻並非首創,而是復古。古希臘神話中,說火乃普羅米修斯從宙斯手中偷取火種,帶回人間,造福人類,為了紀念宙斯,古希臘會於奧運舉行期間,在他和他的妻子赫拉的神廟中,點燃聖火,現代的奧運聖火,也是在原赫拉神廟的位置採集,曾在電視中看到,儀式非常莊嚴。

懂得用火,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中國的上古史,就有燧人氏教民生火、用火的故事,說他教導先民生火取暖,用火煮食,治病,保障民眾的健康,又用火驅走毒蛇猛獸,保護人民的安全。然而,據專家考證,人類會用火,絕非一時一日,一人一氏的發明,是人類長時間與大自然搏鬥,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人類用火,是始於森林大火。

森林火災,現代也經常發生,古代也不例外。當森林發生大火,把人類原先生息、覓食的地方,化為灰燼後,人們從灰燼中,偶爾會尋得被大火燒死的動物遺體,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人就只能以此充飢,並漸漸地發覺,燒過的動物肉,比沒燒的更美味,於是,人類便知道熟食,並嘗試保留火種,將火用於日常;至近代,中國某些少數民族村落的傳統村寨,還保留有終年不滅的「火塘」,大抵就是先民保留火種的遺傳了吧。經過漫長的歲月,掌握了大量用火的經驗之後,人類終於發明了鑽木取火的生火方法,用火就更加方便,火的用途亦更加廣泛了。

中國傳統的艾灸,就是以艾火用於醫療的典型例子了。中醫通過燃燒艾葉或艾莖對患處進行溫熱刺激,用於風濕痛及風寒等病症。方法是直接或間接(隔着薑或蒜或鹽),在皮膚上點燃艾絨,刺激穴位或患處,以收治療之效,但就必定會灼傷皮膚,而現今則多以艾條烘熨穴位或患處,謂之溫和灸,好處是不傷皮膚。筆者年前曾因手臂疼痛,致無法向上伸展,用艾條溫和灸一週而癒,療效顯著。

火,在許多民族的文化中,是神聖的象徵,火,創造了文明,造福人類,火,又可以毀滅一切。所以,我們必須謹慎用火,冬天來了,風高物燥,小心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