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巴松措湖畔搭上發展快車 農牧民吃上了「旅遊飯」

 【中新社林芝十一月十二日電】(中新社記者江飛波)「結巴村就在美麗的巴松措湖畔,我們發現這些年自駕遊客越來越多,節假日、旺季一房難求,所以去年我們家籌款二百萬元(人民幣,下同),開了一家客棧。」近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巴松措景區結巴村村民索朗拉姆向中新社記者介紹,投入「巨資」開辦客棧,也是基於對未來的期待。

 初冬的巴松措四周雪山環繞,原始森林色彩斑斕,湖面猶如巨大的綠寶石鑲嵌於高原峽谷之間。巴松措是西藏首個自然風景類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周邊多個高原村落村民近年來搭上旅遊發展快車,吃上了「旅遊飯」。

 索朗拉姆介紹,自家有十一畝土地、三十多頭牛,此前她在巴松措景區一酒店擔任客房服務員,積累了一定的客棧經營經驗。「從每年三四月桃花綻放開始,我們結巴村的民宿、酒店就爆滿。」她說,二0一九年,連接拉薩到林芝的拉林高等級公路全線通車,不少拉薩市民周末也自駕到巴松措,遊客數量進一步增加。

 採訪當天,索朗拉姆家的「雅拉仁青客棧」十五間客房已被預訂一空。她介紹,該客棧內部設施符合現代旅遊消費需求,衛生間乾濕分離,配備地暖供暖,窗外便是雪山和碧波蕩漾的巴松措。「今年六月開業至今,已實現十五萬元收入。現在已非高原旅遊旺季,但每周至少有兩三天滿房」。

 同在結巴村的村民扎西平措也開了一家擁有九間客房的客棧,至採訪當天傍晚,所有客房也被預訂一空。扎西平措介紹,他此前在景區擔任遊船駕駛員十年。「這十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遊客一年比一年多。」他認為,西藏旅遊市場未來可期,因此順勢加入客棧經營行列。

 扎西平措說,現在唯一的「煩惱」是結巴村各戶自然分佈,遊客到村後需穿過彎彎繞繞的巷道,才能找到自家客棧。「我們準備把招牌做大一點,引導遊客更方便地找到我們家」。

 錯高鄉結巴村黨支部副書記赤列介紹,該村有一百四十七戶、五百三十多位村民,截至目前共有七十多家客棧、酒店,此外還有十多家在建。「除了客棧、酒店,還有不少村民經營餐館、商店,或在巴松措景區務工。」赤列說,全村大部份村民不同程度參與旅遊經營。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巴松措景區知名度不斷提升,其帶動周邊村落農牧民增收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巴松措以東三十公里的新措,沿途雪山林立、飛瀑流雲,高山櫟、雲杉鬱鬱蔥蔥,十步一景,近年來成為不少徒步愛好者的「打卡點」。

 「我們村民最早於二00七年開始在新措為遊客提供騎馬服務項目,後來拓展了場地越野摩托車、響箭等項目。」錯高鄉羅池村委會主任尼瑪次仁介紹,為規範經營,村裡成立了新措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尼瑪次仁介紹,今年十月二日,新措創紀錄迎來六千人次自駕及徒步愛好者,當天實現了十二萬元旅遊收入。

 「開車到新措需要走三十公里土路,算是很偏遠了,很多遊客不遠萬里而來。」尼瑪次仁說,二0二四年全村實現旅遊收入三百八十萬元,村裡預留五十萬元運營資金,為全村九十三戶農牧民分紅三百三十萬元。

 他表示,今年至今,全村旅遊收入已突破四百萬元。尼瑪次仁坦言,巴松措和新措為羅池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