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為呼應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豐富城市盛事的文化氣氛,促進文體協同發展,文化局將於本周末(11月8及9日)舉行多項社區文化活動,並融入運動會元素,以豐富多彩的表演及互動將熱情與活力帶入社區,共襄盛會。
「廟宇多點」活動激發社區活力
文化局推出以「廟宇多點」為主題的「文化走進社區」活動,於本周六、日(11月8及9日)在全澳16間廟宇前地及周邊空間,舉辦多項非遺及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主會場分別設在蓮溪新廟前地、北帝廟前地、蓮峯廟前地及康公廟前地,屆時不同地點將設有「折子戲與南音」「中樂與市集」「舞獅與武術」及「書法與拓印」等特色活動和體驗項目。除上述4個主會場外,全澳12所廟宇亦將分別設置「快閃送祝福」站點,提供「手串」「香囊」「漆扇」及「拓印」四項非遺手作體驗。同時,現場設有廟宇導賞,以及廟宇角色扮演活動,增添互動趣味與文化氛圍。此外,16間廟宇的活動場地均融入全運會元素,邀請居民及旅客拍照留影。活動免費參加,歡迎居民旅客踴躍參與。
為加強向社會推廣廟宇文化,周日(11月9日)下午3時半將在澳門藝術博物館演講廳舉行由易烊楓燧(楓燧堂)主講的「廟宇文化中尋覓生命的意義」講座,適合18歲以上人士參加,現場尚餘少量名額供有興趣人士參與。
居民社區載歌載舞旺人氣
多項文藝表演活動亦將於本周六及日(11月8及9日)下午3時至4時30分,分別於筷子基宏開宏建休憩區及氹仔花城公園側空地(近成都街)舉行。一眾本澳演藝人將獻唱全運會澳門區原創歌曲《心動同行》,本地歌手龍世傑、歐陽日華、馬檇鏗、程文政、林靜翬、蔡國柱及何俊瑩等將傾力演出;培華中學、TDSM澳門舞者工作室亦帶來活力舞蹈表演;籃球運動員林籽言及太極劍運動員蔣沛成將於現場向觀眾示範運動項目及與觀眾互動;活動並設「快問快答」等互動環節,讓市民在歡樂中加深對全運會的認識,更有機會贏取精美運動禮品。
此外,「葡式文化體驗」將於11月8、11、13、16、18及20日晚上7時至10時在氹仔龍環葡韻舉行。活動設有葡式文化攤位,展示葡式首飾、布偶及瓷磚等不同類型手工藝品;葡式小食售賣亭提供豐富葡式美食,如青菜湯、豬扒包、馬介休球、碳烤栗子、葡撻、甜品、果汁、汽水及其他飲品等;現場安排葡萄牙輕音樂、傳統樂器演奏等街頭表演,並設打卡裝置供市民拍照留念,營造濃厚的葡式節慶氛圍。
大三巴牌坊音樂會、藝墟、攝影比賽接踵舉行
澳門樂團有限公司將在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舉行期間在大三巴前地舉行系列音樂會,逢周三、五及日下午6時及7時,分別由澳門樂團及澳門中樂團演出;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樂團及合唱團在11月14日下午5時及6時,以及澳門浸信中學樂團及合唱團在11月21日的下午6時及7時亦將分別獻藝,每場約30分鐘。澳門樂團《樂悠世遺》音樂會,曲目薈萃中西,包括格林卡充滿活力的《盧斯蘭與魯蜜拉》序曲、范吉利斯的《烈火戰車》、以及由香港作曲家嚴勵行精心改編的《香港電影金曲》等;而澳門中樂團《樂滿世遺》音樂會,曲目包含氣氛熱鬧的《歡慶序曲》及《步步高》、知名流行曲《青花瓷》及《菊花台》、經改編的葡萄牙民歌《白衫之歌》等。音樂會免費入場,不設劃位,為保障現場觀眾安全,請觀眾留意及需遵從現場指示安排。
11月13至16日塔石廣場設有「慶全運藝墟市集」,響應「全民全運,你我參與」的號召。為鼓勵市民及攝影愛好者記錄及捕捉運動員的英姿、賽事的精彩瞬間,以及觀眾熱情參與等開心時刻,營造全城參與、喜迎盛會的社會氛圍,文化局聯同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推出「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攝影及短視頻比賽,市民可透過為賽事留下珍貴的影像參與和支持這項國家級體育盛事,活動詳情可瀏覽網站www.icm.gov.mo/rd/2IL3p5po。
此外,為讓來自各地的媒體更好感受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內的主新聞中心及國際廣播中心設有介紹展板,並設「每日非遺快趣」體驗,於特定時段進行葡萄牙土風舞、舞醉龍等展演,以及派發葡撻、龍鬚糖、唐餅、杏仁餅、牛油糕、涼茶及土生葡人美食等已列入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美點。更多資訊可瀏覽文化局網站www.icm.gov.mo、微信公眾號「澳門文化局IC」、臉書專頁「ICArt藝文棧」及澳門活動網「享澳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