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共接一六一份提名表格 「上新」「換代」特徵更明顯

 【香港中通社十一月七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徐嘉儀)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十一月六日下午截止,選舉事務處共接獲一百六十一份提名表格。參選陣容呈現老將與新秀並舉、資深與基層並重的新趨勢,而在功能界別,「換代」特徵更加明顯。

 立法會選舉將在十二月七日投票,合資格選民將從十個地方選區選出二十名議員;二十八個功能界別選出三十名議員;選舉委員會界別選出四十名議員,共選出九十名議員。

 新一屆參選名單亮點紛呈,從長期紮根社區的民生工作者,到各界專業精英,再到奧運冠軍,經驗豐富的「老將」與充滿活力的「新丁」同台競爭,生動體現新選制下的廣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均衡參與性和公平競爭性。

 報名參選的一百六十一人中,近六成為非現屆議員,近半首戰立法會,預示下屆議會將迎來「換血」。初步估算,即便所有現任議員均能連任,「議會新丁」也將佔總議席超過四成;而一旦有現任者失利,新人比例還將更高。

 功能界別更是新人湧現的集中地,競逐三十個席位的六十名參選人中,新人佔百分之七十五。二十八個界別中,又有多達十三個界別是完全由新人參選。

 其中,奧運擊劍冠軍江旻憓報名參選旅遊界的消息,引起社會關注,數十家媒體到場,報道這位體育名人將會如何與旅遊業界的參選人馬軼超競逐席位。報名參選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羅光萍,任職文學館館長、媒體副總編輯,被記者問及「詩人參選如何與同界別的霍啟剛對撼」,足證傳媒對該競逐的關注。

 有評論人士指,如果是在二0二一年以前,一個沒有任何政治背景、政黨支持的年輕「素人」,很難有能力展開競爭;而且在以往地區直選「比例代表制」之下,往往會由於政黨動員選民按策略投票或配票,而將沒有背景的候選人「篩走」。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地區直選劃分為更多選區,只要愛國愛港、立場堅定、有管治能力、熱心服務公眾的優秀人才均可參選。選舉比拼的無關過往資歷或政黨背景,而是自身的專業能力與政綱。所有參選人都站在平等的起跑線上,進行高水平競爭,選拔出最能服務市民的優秀人才。

 隨著提名期結束,選舉正式進入競選活動階段。這正是各位參選人各展所長、積極作為之時,他們需要向市民清晰闡釋:將如何運用自身能力,為社區謀福祉、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