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合法性 美國最高法院質疑

 【香港中通社11月6日電】美東時間11月5日,美國最高法院就總統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大規模徵收關稅的合法性展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激烈辯論。保守派與自由派大法官齊齊質疑行政權是否越界。

 當日辯論焦點圍繞「關稅是否屬於國會專屬權力」展開。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羅伯茨直言:「向美國人徵稅歷來是國會核心職責,關稅本質是稅收,總統豈能以『外交事務』之名越俎代庖?」他指出,IEEPA條文未明確授權關稅,最高法院需審視行政部門是否濫用「緊急狀態」擴權。

 特朗普政府最高法院首席律師、總檢察長D.約翰.紹爾辯護,強調特朗普關稅是「迫不得已」:美國對多國巨額貿易逆差已威脅經濟與國家安全,關稅迫使對手達成協議;若取銷,「更具侵略性的國家將無情報復,美國或由強轉衰」。他辯稱,「重大問題原則」(要求重大政策需國會授權)不適用外交領域。但羅伯茨反駁:「徵稅權是國會根基,豈能因外交之名規避?」

 提出訴訟的企業及俄勒岡州律師指出,最終為關稅買單的是美國納稅人,而非外國企業。

 此案源於特朗普今年4月啟動的「解放日」關稅計劃,對多數進口商品徵收10%-50%關稅,並以打擊芬太尼為由對加墨中加徵關稅。若最高法院裁定違憲,特朗普政府需依賴其他受限法律,且可能面臨數千億美元退款;若支持政府,則可能為總統擴大貿易裁量權開綠燈。

 特朗普4日警告,此案是「美國生死攸關時刻」,不利裁決或致經濟「災難性後果」。財長貝森特更預警,若年底前裁決無效,美國或需退還至少7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