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一個天)人生過客 羅雲祥
最近有朋友為友情一事而感到煩惱和傷心,令我想起以前在英國學習初期,經常與韓籍同學在一起,與其中一位同學特別談得來,到了差不多稱兄道弟的地步。後來不知甚麼原因,由以前每天一起逛街、一起溫習、結伴歐遊,甚麼心事也互相傾訴;到後來縱使住在同一間寄宿家庭,見到面時也不打招呼,如陌路人般大家擦而過。
當時的我,實在弄不明白為何有這事發生,摸不着頭腦。我曾經詢問對方為何這樣,但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若果當初不是彼此投緣,就不會成為好朋友,為何最後落得如此收場。在完成課程返回澳門後,再沒有任何聯絡,關係亦終結。的確,時間既可建立友情的深度,亦可給它帶來磨蝕。或許人與人之間對事物的看法,會有很多不同觀點。底蘊裏有自己角度和看法,只是初相識之時,總是禮貌上同意或忍讓,將最好最親切的一面顯露出來。或許他認為,既然我們是朋友,應該認同或順從自己的看法(我懷疑曾經不同意他的決定而導致關係破裂)。在初時建立的友誼,便逐漸消失了,彼此的關係就此黯然落幕。
陳奕迅的《最佳損友》,道出了我的當年心情,感到可惜和唏噓。隨着年紀漸長,便不想認識那麼多新朋友,覺得建立一段新關係會令人疲倦,只和常往來的好朋友聯絡便感足夠。在人生中會出現好多過客,有人很快便下車,有人又會陪你坐到終點站,不論多長或多短時間,亦成為人生成長裏的一些寶貴回憶。現在對我來說,若果有人從身邊離開,都需要面對和接受,或許人生路途就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