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中美扶貧之別 舒蕊
香港特區政府向內地學習,搞精準扶貧。香港要扶的是「居住環境」之貧!
記得香港「黑暴」期間,我的朋友說:香港深層次問題,是草根階層住屋環境惡劣,讓人煽動一下就上街!
這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所以,現在港府採取政商(政府部門與商界)合作,在社區找地方打造「社區客廳」,給蝸居於劏房、獲得暫住房或居屋之前的住戶,有個舒暢空間來喘息。
「社區客廳」有公用廚房、自助洗衣機、活動空間等,家長可在廚房裏煮食,孩子有地方做功課和玩耍。
讀《大公報》(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三日專題報道)得知,使用「社區客廳」的劏房戶的生活環境獲得改善,大人小孩都開心──這就是精準扶貧的效果。
敲打本文時,美國聯邦政府「停擺」未結束,美國四千二百萬領取食物券的民眾斷糧(資料來源:《文匯報》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一日)。
中美的扶貧方式之別:前者「授人以漁」;後者「授人以魚」。中國惠民政策連續和持久;美國兩黨輪流做莊,今天我上台就否決你的政策;反之亦然。
然而有臺灣網民胡說「大陸不顧人民死活」,卻從不提如美國兩黨為了自己的利益(包括選票),犧牲被扶貧者靠食物券維生的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