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十月三十一日電】(記者吳一帆)十月三十一日,正在馬來西亞出席第十二屆東盟防長擴大會的中國國防部長董軍與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舉行會談。這也是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談。結合中美雙方發佈的會談內容,分析指,本次會談展現了雙方積極態度,而會談內容有三大焦點值得關注。
焦點一:中方籲美方旗幟鮮明反對「台獨」
據中國國防部消息,本次會談中,董軍說,中美兩國防務部門要以實際行動落實好元首共識,發揮高層戰略溝通的示範帶動作用,強化政策層溝通增信釋疑,拓開一線官兵良性互動,鼓勵院校、學界、戰略界為兩軍探索正確相處之道提供助力,構建平等尊重、和平共處、穩定正向的兩軍關係,為兩國關係平穩前行做好同向支撐。
董軍強調,台海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美方在台灣問題上要謹言慎行,旗幟鮮明反對「台獨」。中國致力於和平發展,同時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對侵權挑釁行為有充份實力從容應對。希望美方把不遏制中國、不尋求發生衝突的表態落實到行動上,與中方一道為地區和世界和平安全注入正能量。
十月三十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釜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此次會晤的消息稿未提及台灣問題。但一天後的中美防長會談中,中方再度強調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軍事專家宋忠平十月三十一日接受中通社採訪時分析,台灣問題對中方而言乃是核心利益、重中之重。這次中美元首會晤的情況,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有意淡化台灣問題。台灣問題的妥善處理是中美關係良性發展的關鍵。美國歷屆政府長期打「台灣牌」,導致中美關係嚴重倒退,如今特朗普政府不打「台灣牌」,或是好的跡象。但是。美國國內的保守派未必會放棄「台灣牌」。
他指出,中美防長會談中,中方的態度體現出中國對台灣問題仍是非常重視,希望確保以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讓美國無「牌」可打。
焦點二:軍方對話是中美溝通改善最新信號
本次中美防長會談中,中方表達了探索兩軍正確相處之道的展望。會後,赫格塞思也在社交媒體發文,以「良好且富有建設性」形容這次會談。他還稱,美國將繼續與中國軍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磋商。
路透社指,在當下地區局勢緊張、軍事部署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本次會談是中美雙方對話溝通逐漸改善的最新信號。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十月三十一日接受中通社採訪時表示,從近年中美之間對話溝通看,軍事對話是相對薄弱的一個環節。中美在經濟、政治層面都有很多溝通渠道。例如,今年五月以來,中美已舉行了五輪經貿磋商。然而,中美關係一旦緊張,最先被擱置的對話渠道往往就是涉及安全和信任的軍事層面。
所以,宋魯鄭認為,現在中美在元首會晤後隨即展開軍方對話,可視為一次風向標,釋放中美關係改善的強烈信號。
焦點三:中美間仍有軍事問題懸而未決
不過,宋魯鄭告訴中通社,從本次中美防長對話情況看,軍事溝通對話未必意味著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提供了一次機會,可以把問題和雙方各自利益關切講明白,亮明紅線,減少誤判。
例如,赫格塞思在社交平台透露,他會談中強調了維護印太地區力量平衡的重要性,並「著重闡述」了美方對中方在南海、台灣周邊地區活動等的關切。他強調,美方將繼續維護自身在地區中的利益。
宋魯鄭指,美方此番表態與中方立場存在很大分歧,意味著中美軍事溝通後續還有漫長的過程。
「不管怎樣,本次中美防長溝通的正面意義還是很大。有些問題哪怕未能解決,但至少可以給問題降溫,使其不升級。」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