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跳踫)旅遊淡季 邱文

旅遊淡季出行,到訪偏遠縣鄉,儘管有強大落差感受到「冷清」,以至能提供的餐飲和物資供應服務都僅餘下最低的接待能力,可是,既來之,則安之。何況,久處澳門這個熱門旅遊城市,可以說所謂的旺淡季根本不明顯,太過便捷,服務太貼心,雖說是旅遊城市賓至如歸的基本要求,然而,也有一份久享安樂感覺,能在外面有強烈對比,不失為美事。

行程其實自由自在的沒有行程,隨遇而安,在鄉鎮的山區中,預訂了民宿房間,到埗後,才察覺有「包村」的「貴客」到訪感覺。在山水間,三三兩兩遊人,倒與「黃金週」全國各地景點「人滿為患」景象有天壤之別。當享受着大自然給人工構建的景區設施,那份怡情,很有值回「冷清」感的紅利。許是,這才真正是出遊的意義。

想想,從大城市到達縣城,在「人跡稀少」下,將珠三角的鄉鎮作對比,顯然,印證了改革開放初期那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原來,身處的珠三角地區那種繁華、人流,早已定格了我們的想像;今回才真正體會鄉鎮、縣城的「真面目」,也想到了,要不是做好高鐵、公路、鄉鎮建設,這些山區還更落後,人們脫貧,只會是天方夜譚。

打通了交通大動脈,用好地方資源優勢,才能推動城鄉建設,才能振興鄉村,將生態、旅遊資源結合人們勤奮,吸引城市人到鄉鎮「放鬆」身心,營造落差下的共建、相互需求,令到山中人能夠有營商、工作機會,自力更生,達致改善生活的可持續發展。

悠閒過上幾天假期,無所事事享受生活的慢節奏,蹓躂蹓躂,在山中感受大自然造化,也藉以紓解生活中的「規律約束」,停停走走,總有映入眼簾風景能夠激盪心靈,將思緒投放到事物以外,想得更多,從中,總會有洗滌心靈的一絲半縷,忽地教人靈機一動。也許,這才是旅遊淡季在景點了無人煙的涵養中,獲取最具價值的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