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熟日常)在最好時刻結束 向南
最近香港網台「試當真」結業,大家都說是最好的結局,從最初幾個人的家庭作坊,到最後成了幾十人的中小企,管理方式顯然不一樣。看得到主理的三幾個人都並不是喜歡管理生意的創作人,當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時選擇在最好的時刻結束,可能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對於員工,肯定對於管理不善的老闆有意見。想想在任何有發展的公司都會這樣。一開始的時候,工作量和人手都是剛剛好,沒有人手的事不會做。到後來業務越來越多,但因為在發展期,大家都很需要資金和業績,結果每個員工都在承受着越負荷的任務。時間長了,會大疲累,產出的品質會變差,最後就會開始自我懷疑。
如果管理人有做對事,例如給員工分配好工作量,適當的時候幫他們擋,最重要是可以適時評估業務需要的人力,及時找到新血加入,那麼公司當然就可以繼續發展壯大下去,甚至開始要規劃培養更多管理人處理公司的業務。然而,很少有小公司有這樣的管理意識。
在澳門其實也一樣,並不是很多主管甚至領導,是真的有能力管理大公司或超大公司。每個人都是勉為其難去做,有時運氣起,下屬自身強大,還可以一時混得過去。但對員工的鼓勵、獎勵和支持不足,這些猛將又會好快離開甚至自立門戶。管理從來都是大學問,做了幾年主管,都覺得很多東西還是做得不夠好。要推卸責任,當然也可以說自己的上司沒有和我們站在同一陣線,但歸根究底,還是自己作為中層在對上游刃有餘、對下軟硬兼施兩方面都未夠成熟。試過知道不適合,我想是時候少管些事,重新學做個快樂職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