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是匈牙利小說家、編劇,全名為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拉斯洛,也有把其譯為卡撒茲納霍凱·拉斯洛的。作為今年新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勞斯瑙霍爾考伊一下子就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十月十日,諾貝爾文學獎一頒布,中國的圖書網就推出其四本作品的預購連結,可謂反應神速,但其實是早有準備的。因為在相關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作者押注裏,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的賭注賠率是排在第二位的。
獲獎名單沒有頒布前,炒得沸沸沸揚揚的中國女作家殘雪,說是諾獎的熱門候選人。結果,讓國內的文學愛好者空歡喜一場。殘雪的境況,有點類似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總被看好,卻又總是落空。另外,還有傳言,說是殘雪自己掏腰包,請人把作品翻譯成法文、德文、英文等外文,以此衝擊諾獎。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按照以往內地的出版流程,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的作品,最快得十一月中旬才能面世。但卻出人意料,十月下旬就印了出來。其四部中譯作品,分別是《撒旦探戈》(譯林出版)、《仁慈的關係》(浙江文藝)、《反抗的憂鬱》(浙江文藝)和《世界在前進》(人民文學)。這些可算是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的代表作。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還有《戰爭與戰爭》、《赫希特07769》、《溫克海姆男爵還鄉記》、《西王母的下面》、《最後一隻狼》、《內心的動物》、《他不問,他不回答》、《宮殿的鏟子》、《追逐荷馬》、《秘密學術講座》、《忒修斯將軍》、《以賽亞來了》、《六個晚上》等。
據說,克勞斯瑙霍爾考伊還有東方情結,他曾在東亞的蒙古、中國、日本體驗生活,他還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叫「好丘」。融入相關元素的作品有《烏蘭巴托的囚徒》、《北山、南湖、西路、東河》、《天空下的廢墟與憂愁》、《只有漫天星辰的天空》等。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擔任編劇所編寫的作品有《詛咒》、《都靈的馬》、《最後一艘船》、《鯨魚馬戲團》等。
現今的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真正一舉成名天下知。相信的很多作品,將會陸續被翻譯成中文出版,而且港臺也很快會有其作品的中譯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