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綏陽雙河洞最新考察發佈  瞿宏倫 袁超		
	
	
亞洲第一長洞——雙河洞連通長度刷新至439.7公里,繼續穩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長洞,縱深仍保持中國第三。
中新社記者10月24日從「貴州綏陽雙河洞第24次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新聞發佈會」獲悉上述消息。
雙河洞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溫泉鎮,洞穴系統擁有全球範圍內珍稀、奇特的地質景觀。貴州綏陽雙河洞第24次國際洞穴科學考察於2025年10月11日啟動,來自中國、法國、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時的探險家和科學家在雙河洞開展洞穴科考。
考察成果顯示,雙河洞未連通部分新增洞口57個,總長度增加32公里,累計達184公里。本次科考還重點對雙河溶洞群北部的精緻霧洞——清爽洞系統進行探測,目前大風小洞與大白羽洞被確認與該系統相連通,使該洞系總長度突破29公里,但仍未與雙河洞系統貫通。
地質遺跡方面,在尚未連通的北部洞穴系統中,新發現一處規模較大的石膏與天青石沉積洞道,表明次生硫酸鹽礦物在雙河洞區域廣泛分佈,暗示硫酸作用對巨型白雲岩洞系形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古生物研究方面,種類和數量均有所增加,科考專家陸續在雙河溶洞群中發現晚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化石遺存新個體,其中:新增大熊貓個體6具(累計達52具)、劍齒象個體1具、犀牛個體2具、鬣羚個體7具。「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科學考察發現4具較為完整的羚牛個體,在中國屬首次,為研究該物種演化及相關研究提供珍貴材料。」貴州省山地資源研究所所長謝元貴介紹。
謝元貴說,科考專家還在一處竪井中集中發現了大量具有明顯人為擾動痕跡的骨骼遺存,經實驗室分析確證為「燒骨」,其年代可追溯至約1400年前。◇(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