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剪影)為拯救四百隻鴕鳥的生死命運成國際熱話  楊楚楓

近年加拿大和美國的關係本已緊張,如今加拿大卑詩省一家農場因去年十二月禽流感事件,導致現在四百隻鴕鳥的生死命運不單成為兩國、甚至國際的熱門政治話題。

距離溫哥華東方六百公里處的埃奇伍德(Edgewood)是一個被山脈環繞的僻靜社區,人口僅僅二百多人,一向乏人問津。過去大半年時間卻因為區內的環球鴕鳥農場(Universal Ostrich Farm)飼養的四百隻鴕鳥將會被撲殺的消息傳播出來後,該小社區躍上了國際新聞版面,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些盟友,都出面聲援農場主人。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美國公共醫療計劃負責人歐茲醫生(Mehmet Oz)和美國億萬富翁卡齊瑪提迪斯(John Catsimatidis)等著名社交人物,紛紛呼籲加拿大不要撲殺這些鴕鳥。

小羅勃甘迺迪曾當面向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局長馬金農(Paul MacKinnon)關切鴕鳥命運,呼籲重新考慮撲殺政策。歐茲醫生公開表示,願意將鴕鳥安置在他位於佛羅里達的牧場之內,但求不要殘殺那四百隻鴕鳥。他已致函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也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到挽救鴕鳥事件。

今次事件源起於去年十二月,加拿大食品檢驗局檢測出該農場死亡的數十隻鴕鳥或感染禽流感病毒。基於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的規則,場主需要執行全面撲殺以防止禽流感擴散。「撲殺令」頒布後,四百隻鴕鳥的生死爭議逐漸發酵。

農場主人艾斯波森(Karen Espersen)說,目前活着的四百隻鴕鳥都很健康,並具有「群體免疫力」,相信這些幸存的鴕鳥具有科學價值,應該停止撲殺,希望CFIA能再度檢測。

CFIA則稱,鴕鳥可能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床疾病症狀,但可能會傳播病毒,且病毒可能進一步傳播給人類、牲畜和野生動物,甚至可能導致禽流感病毒發生基因突變。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生化教授佩勒克(Steven Pelech)、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免疫學家布林德( Byram Brindle)以及前加拿大公共衛生署經理威爾森(Jeff Wilson)等專家稱,一般鴕鳥的壽命長達數十年,而且不像母雞一樣被飼養在密集環境中,牠們可以在場內自由走動,所以對於牠們的生命,應該區別看待,不應痛下殺手!況且這些鴕鳥將對醫學研究有着重要價值,不應該盲目被撲殺。

此則新開甫一公開,已得到全球各地有許多民眾為這群鴕鳥抱打不平,希望場主手下留情,切勿濫殺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