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萬象)在科隆國際遊戲展看中國遊戲走向世界  車雲龍 顧梓嶧

 2025年科隆國際遊戲展近期在德國科隆舉辦。在本次展會上,中國遊戲展台分佈比去年更廣、規模更大、熱度更高,多款新作試玩區前排起長龍。從內容日益豐富到影響力不斷提升,從積極出海到深化中歐合作,中國遊戲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歐洲,邁向世界。

 更加普遍的中國元素

 科隆國際遊戲展創辦於2009年,由德國遊戲行業協會和科隆展覽公司主辦,與美國E3遊戲展、日本東京電玩展並稱為世界三大遊戲展會。本次展會上,不少中國展商以大展區亮相核心位置,散發著濃厚的中國元素,不少企業展台前人潮湧動。

 在一間展廳中央,一處長20餘米的方形展區格外醒目。四周以幕布圍合,牆面繪有水墨畫,正面寫著「影之刃零」四個大字。等待入場試玩的隊伍已繞展區一圈。這款遊戲由北京靈遊坊研發。該公司國內發行負責人潘安妮介紹說,這是一款仍在研的動作類角色扮演遊戲,敘事靈感來自中國武俠,美術風格結合中式水墨與西方蒸汽朋克。

 來自德國哈茨地區的蒂姆在試玩機前一坐就是半個小時,仍不捨放下手柄。他和筆者分享試玩感受時說,遊戲的美術風格很酷,用刀劍與敵人戰鬥的方式也很有趣,「我一定會在發售後第一時間購買」。

 在展會上,曾推出中國首部3A遊戲《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科學再次成為焦點。展會「開幕之夜」活動接近尾聲時,該公司發佈新作《黑神話:鍾馗》預告片。這是《黑神話:悟空》發售一年後同系列作品的續寫,也是中國遊戲首次在全球重要遊戲展上以壓軸形式亮相。

 主持人稱其為「說晚安前的最後一大驚喜」。約2分鐘的視頻引起全場歡呼。視頻結束後,他展示一把寫有「鍾馗」二字的中式折扇,介紹說「鍾馗源自中國民間傳說,是一位捉鬼神仙。」

 遊戲科學展台前人頭攢動。「看了昨晚的預告片,我很期待這部作品。」供職於一家國際知名遊戲公司的瑪爾塔·韋爾克告訴筆者,非常期待瞭解這一新作。

 更受歡迎的中國遊戲

 今年科隆遊戲展共吸引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參展商,數量創下新高。其中,中國參展企業新增10餘家達50家,創歷屆之最。

 科隆國際遊戲展中國區負責人潘容表示,除數量增多外,中國廠商在近年展會上的作品效果也明顯提升。越來越多企業精心打磨原創作品,形成更具國際競爭力的視覺風格、敘事邏輯和玩法機制,贏得海外媒體與玩家高度評價。

 總部位於上海的疊紙遊戲今年第二次參展。相比去年攜一款產品參展「試水」,疊紙遊戲今年不僅將展台遷至核心區域,新增展出的《戀與深空》還獲得展會主辦方頒發的最佳手遊獎。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過去一年公司在歐洲新增不少玩家,此次擴大展出規模體現公司深耕當地市場的決心。

 潘容認為,憑藉技術進步、文化自信以及對全球用戶喜好理解的加深,中國遊戲廠商正成長為「內容創作者」,同時,很多企業越來越注重品質與長線運營,讓中國遊戲在海外市場贏得越來越多尊重與期待。

 中國遊戲在歐洲的曝光度和影響力不斷上升,不僅體現在展會參與上,也反映在市場數據中。科隆遊戲展主辦方之一、德國遊戲行業協會在展會前夕發佈的報告顯示,德國作為歐洲最大、全球第五大遊戲市場,擁有約3750萬遊戲玩家,其中移動端和主機是最受歡迎的兩大平台。2024年,有4款由中國企業研發的產品進入德國市場移動遊戲下載量前十。

 更具前景的中歐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遊戲出海並受到歐洲玩家喜愛,離不開企業全球化視野,其中元素本地化、貼近玩家是重要因素。

 米哈遊旗下《原神》今年連續第五次亮相科隆遊戲展。筆者注意到,這款國產遊戲在設計中融入歐洲自然風貌和歷史人文元素,例如音樂中使用魯特琴等歐洲樂器,並邀請法國歌手演唱主題曲。在運營層面,企業在巴黎、柏林等歐洲城市策劃展覽、開設主題咖啡廳,吸引不少本地玩家線下參與。

 米哈遊相關負責人表示,國產遊戲出海正經歷從「走出去」邁向「走進去」的轉型階段。通過全球化視角對內容和運營進行本地化打磨,能夠讓全球玩家在遊戲過程中獲得更強認同感和沉浸感。

 這種努力也得到歐洲業內認可。德國遊戲行業協會總經理費利克斯·法爾克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當前遊戲市場競爭激烈,對於在歐洲的海外廠商而言,語言等高質量本地化和社區建設是關鍵起點,更易贏得市場。

 筆者還觀察到,在企業積極出海同時,合作正成為中歐遊戲產業新的著力點。騰訊遊戲今年展出十餘款新作,包括多款與國際知名IP合作或與歐洲工作室聯合開發的產品。此外,該公司發佈一款面向遊戲美術製作的AI創作解決方案,引發海外開發者關注,被視為從技術層面推動產業合作的探索。

 法爾克指出,近年來中德及中歐遊戲工作室合作不斷增多,雙方企業能夠更好瞭解並進入彼此市場,「這種合作關係對雙方都有利」。他說,隨著全球遊戲產業互聯互通日益緊密,未來中歐將展開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