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呈新特點

 【香港中通社十月二十日電】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高發。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二十日介紹,二0二五年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二千一百餘件四千四百餘人。

 據介紹,檢察辦案發現,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呈現一些新特點、新趨勢值得關注。

 其一是有不法分子根據「市場需求」瞄準特定對象,針對性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如檢察機關辦理的韓某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韓某某等人非法經營尋車業務,業務遍布全國多地,通過入侵各大停車平台軟件系統,非法獲取車輛進出停車場的位置信息數據,在未經車主同意的情況下,在車輛隱蔽處安裝GPS定位器,獲取並向「客戶」提供他人行車軌跡信息。

 其二是犯罪技術迭代更新,犯罪手段更趨智能化隱蔽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爬蟲、木馬病毒、滲透工具等黑客技術入侵存有公民個人信息的各類系統,批量獲取後出售,進行非法獲利。部份個人信息售出後被用於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如檢察機關辦理的王某等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王某等人成立公司,夥同在緬甸的周某某,通過應聘潛入多家公司、植入木馬病毒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竊取被害公司存儲的網購信息等公民個人信息。其中部份個人信息出售給境外電詐集團,關聯多起電詐案件。

 三是網絡「開盒」助推網暴升級,嚴重侵害公民合法權益。「開盒」行為人通過「社工庫」(不法份子通過非法手段收集公民個人信息而搭建的數據庫)等非法獲取他人隱私信息,並散布引導網民攻擊騷擾,對社會、個人及網絡生態均造成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