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簽署加沙停火擔保文件 以哈啟動首階段人質交換​

 【香港中通社十月十四日電】埃及紅海城市沙姆沙伊赫十三日晚見證加沙局勢關鍵進展:埃及、美國、土耳其、卡塔爾四國領導人簽署文件,為加沙地帶停火協議提供官方擔保;同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啟動首階段人質與囚犯交換,持續兩年的衝突暫現緩和契機。

 當晚,多國及國際組織領導人在沙姆沙伊赫舉行加沙停火專題峰會。埃及總統塞西、美國總統特朗普、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共同簽署擔保文件,明確以「擔保方」身份推動協議落實。據埃及《金字塔報》報道,文件以「希望、安全、和平、繁榮」定義地區未來,重申「透過外交而非衝突解決爭端」,但未細化實施路徑。

 埃及總統府會後聲明強調,國際社會需協同保障停火連續性:既要推動全面停火、完成人質與囚犯交換,也要實現以色列撤軍及人道援助暢通進入加沙。塞西致辭重申,「兩國方案」是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和平共存的唯一可行路徑。

 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部份與會國領導人有意加入美方「20點計劃」中擬設立的加沙戰後「和平委員會」。他明確,加沙重建的前提是「非軍事化」,並需組建新民警部隊維持治安。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出席峰會並與特朗普短暫會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因猶太節日「聖會節」取銷行程──以媒稱,此舉是為避免與阿巴斯、埃爾多安等「對立陣營」領導人同場,以免觸怒國內右翼支持者。哈馬斯也沒有派代表參會。

 峰會當日,加沙首階段人質交換啟動:哈馬斯分兩批釋放二十名以方人質,並移交四具遇難者遺骸;以色列則開始釋放近二千名巴勒斯坦囚犯,但以方指認哈馬斯「故意拖延」移交剩餘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