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中國鐵路建設》圖片展揭幕 助青少年加深認識中國近代歷史

 【特訊】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自二零零一年成立至今,一直積極推動兩岸四地學習和傳承孫中山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精神。今年適逢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為加深澳門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對中華民族近代歷史的認識及了解,增進愛國情懷,該會與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以《孫中山與中國鐵路建設》作主題,於今年十月十一日至廿四日期間,假澳門科學館舉辦國情教育圖片展覽。

 《孫中山與中國鐵路建設》圖片展開幕式於十月十一日上午十一時舉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灣事務部李永剛部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鍾怡副主席;全國人大代表、行政會委員、澳門和统會劉藝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行政會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馬志毅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立法會邱庭彪議員;澳門立法會李煥江議員;澳門科學館張雄發副館長;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表鄭錫杰處長;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會長黃世興、理事長李時泰;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館長程存潔等嘉賓出席展覽開幕式並為展覽剪綵。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也是中國現代化先驅之一,孫中山先生曾提出「交通為實業之母、鐵路為交通之母」,這明確闡述了鐵路建設在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地位,另外,孫中山曾說道:「國家之貧富,可以鐵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樂,可以鐵道之遠近計之」,孫中山把鐵路建設視作解決國家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的「務本之談」,認為鐵路建設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孫中山就任「全國鐵路督辦」職務後,開始視察鐵路、各地發表演講、宣傳鐵路政策,同時廣納和培養鐵路人才,為鐵路的規劃與建設奠定科學與可行性的基礎。

 是次《孫中山與中國鐵路建設》圖片展,共有二十八版幅,透過「利國富民、鐵路為先」、「思想超前、科學建設」、「全盤規劃、影響深遠」三個部份,並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重點呈現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回溯孫中山為《實業計劃》傾注畢生心血的歷程,展示他對鐵路網絡的前瞻性規劃,以及為推動鐵路建設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另外,透過圖片展期讓觀眾深刻領悟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砥礪奮進的決心,啟發觀眾對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六周年,國家繁榮富強,人民生活質素不斷提升、幸福感滿滿,這其中與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鐵路建設的迅速發展,人民交通便捷密不可分,如今中圖鐵路網遍佈全國,並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直至二零二四年底,中國鐵路總營運業里程為十六點二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約四點八萬公里。有專家預計到二零二五年底,全國鐵路將計劃投入運營新的線路約二千六百公里,這意味著總里程數將進一步增加。再者,中國高鐵總體技術水準更是邁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鐵路「走出去」也不斷開創新局面,成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重要工作。這些事實足可告慰孙中山先生他當年的鐵路夢,現今已成功實現,而中國鐵路將續寫新的輝煌,並以高質量發展的强大合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上述圖片展活動獲澳門基金會贊助、澳門科學館支持,展期完成後,將安排於澳門聖保祿學校等學校巡迴展覽,期望青少年多認識中國近代歷史、學習孫中山與時俱進的態度、勇於擔當的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將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