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強稀土等物項出口管制 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香港中通社10月10日電】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佈多項公告,宣佈對稀土相關物項、超硬材料、鋰電池及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等實施新一輪出口管制。新規將於11月8日或12月1日起陸續生效,部份措施即日施行,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綜合媒體10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新規類似美國「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是對美向華科技遏制的對等回應。報道引述金杜律師事務所貿易合規合夥人戴夢皓表示,中國新規與美國出口管制制度密切相關,是對美國系統性、全面的回應。

 彭博社評論稱,時機恰逢中美貿易談判前夕,突顯中國運用「關鍵礦產牌」提升談判籌碼。分析指出,在美中即將再次坐下來面對面談判之際,中國展示了其貿易影響力。

 路透社注意到,管制範圍擴及技術與知識產權,顯示中國從控制資源轉向掌控技術鏈。分析認為,中國掌控全球90%以上稀土加工與93%磁體製造,新規將衝擊美歐重建供應鏈的努力。分析認為,這些措施對中國與美國貿易談判來說很重要,將有助於增強中國的影響力。

 此次管制範圍廣泛,不僅將5種中重稀土、數十種稀土加工設備及原輔料列入清單,更首度將「含有中國成份」的境外生產物項納入管制。根據新規,外國企業若使用中國稀土技術或產品(含重稀土成份達0.1%以上)製造磁體、半導體材料等,出口時須獲中方許可。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潛在軍用AI技術則「逐案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