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行人專用區在假期首日人流尚可 有店舖料人流高峰將在今明兩日

 【專訪】位於氹仔舊城區及關前後街的臨時行人專用區昨日起實施,兩個行人專用區在假期首日人流尚可,議事亭前地及板樟堂一帶較為暢旺。有店舖相信人流高峰將在今明兩日,並期待未來幾日人流可帶動生意額等。

 位於氹仔舊城區及關前後街的臨時行人專用區,由昨日起至十月七日實施。兩個臨時行人專用區由昨日至七日每日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七時實施,並分別以全運會及復古為主題,設置打卡裝置,其中在氹仔舊城區人流絡繹不絕,十五運會的吉祥物亦在場迎接市民與旅客。離島工商業聯合會理事長阮若華稱,氹仔舊城區在去年國慶假期間日均逾三萬人流到訪,今年新增「全運會」主題、消費換領紀念品等吸引元素,預計將帶來更旺盛的人潮與商機。

 關前後街在國慶黃金周期間首次設置臨時行人專用區,昨日起一連七天每日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七時實施。旅遊吉祥物「麥麥」換上運動服裝與市民及旅客互動,現場亦有指示牌提醒居民及旅客相關的臨時交通安排措施,以及宣傳行人專用區內的表演及活動資訊等。活動期間並設置攤檔及舉行快閃等活動,期望延長旅客逗留時間。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表示,因應設置行人專用區,有兩間店舖提前開張,他又提到,行人專用區更便利居民安排出行,相信龐大人流入區一定會帶動生意額。另外,有區內商戶亦認同設置臨時行人專用區,認為有助吸引人流,希望實現營業額增長百分之五十。

 另外,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表示,氹仔舊城區已是第五次設行人專用區,因過往活動反應良好,基本已確定未來在新春、五一、十一三大節日期間設置臨時行人專用區。至於關前後街行人專區,未來會在活動結束後綜合檢討及評估活動效益、對居民的影響及商戶的得益,再決定是否繼續設置或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