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暑期託管難題 校園變身「藝體樂園」

 【新華社記者周暢報道】新學期伊始,再次踏進校園,合肥市師範附屬小學的吳宇桐感覺一點也不陌生。這個暑假,他在學校的乒乓球社團里,提高了自己的乒乓球技能,迫不及待地想和同學們切磋一下。

 吳宇桐參加的乒乓球社團,是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教育體育局在暑期的一項創新探索,也是一件民生實事。

 針對暑期學生缺人看管、興趣班價格較高、培訓機構監管難等民生痛點,包河區探索將學校場地設施委託給區屬國企,開展公益性運營,為暑期學生提供藝體課程服務。

 據了解,該國企與區內50多所公辦中小學簽約,聯合70餘家合規教培機構,聚焦體育、藝術、科技三大領域的65類課程,緊密圍繞各校傳統特色項目定制課程方案,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既盤活假期「沉睡」的校園場地設施資源,也為孩子提供安全規範的藝體課程,並大大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據統計,目前該項服務疊加學校少年宮課程,暑期累計惠及16000餘名學生。

 「由國企運維、學校提供場地,可以顯著降低課程成本,切實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合肥市師範附屬小學黨委書記馮璐說,課程開設符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今年暑期,僅該校就開設近40門特色課供孩子選擇,同時老師們會在校園內值守、管理,這樣更加安全有序。

 「一方面是家長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學校暑期場地設施的閒置,我們就想把需求與資源打通,真正讓優質資源為民用、解民憂。」包河區教體局相關負責人高俊說,這項合作不僅盤活了假期「沉睡」的校園場地設施資源,更通過統籌全區優質教培力量、嚴格篩選市場「白名單」機構,為學生打造出規範、實惠、安全、便民、穩定的興趣課程服務。

 在家長最為關心的培訓安全和資金安全方面,高俊介紹,學校場地設施在交由國企統一運營後,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並給所有參與學生購買意外保險。同時,由國企託管資金,課程完成後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後再完成費用撥付,切實消除了培訓資金安全隱患,避免了機構「跑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