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集)「社牛」與「社恐」 舒蕊
網絡潮語,「社牛」是社交牛人,「社恐」指患有社交恐懼症。
國乒名將孫穎莎與王楚欽是這兩種社交的代表者,當國乒男團奪冠後,記者訪問教練與隊員,各人互推道:「問一下位。」到了王楚欽,網民替他設計對白:「別問我,我社恐!」──教人忍俊不禁。
早前上海一名老太太病故,她身邊無親人,遺下五百萬元遺產,有關部門急尋繼承人,若干時間無人領取,撥歸國庫。
不久,一名女士前來自稱是老太太的外甥女〔註〕,她帶齊證明親屬的文件,辦理了遺產手續,拿出二十萬元捐作公益,另把部分遺產分給兩名沒有繼承權的晚輩,是一位有情有義之人。
老太太既然有近親,為何孤獨過世?原來她生前與兩名姐妹住在同一區,拆遷搬居後,她沒有告訴她們自己的新地址,兩名姐妹相繼離世後,她就跟晚輩完全失去聯繫。
老太太的鄰居謂:老太太不想麻煩他人,有甚麼事情從不找他人幫忙。
這種性格屬於「社恐」之一吧?其實,跟親友保持聯絡,有必要,不是要做社牛,何必弄到與世隔絶似的?
註:我的認知,姐妹之間的孩子叫姨甥/姨甥女;兄弟把姐妹的孩子叫外甥/外甥女。查百度,則列出處,把這兩種叫法都歸為外甥/外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