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恆)獨樂園觀感 無心
近日看到文徵明行書長卷《獨樂園記》,仔細觀摩了這幅字帖。
這幅書畫作品,文徵明書於明嘉靖戊午閏七月既望,他此時已經八十九歲。這幅書法作品以紙本墨筆而作,縱27cm,橫655.2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也是鎮館之寶,屬於文徵明晚年代表作之一。這幅作品被人評價為以秀嫵溫潤的筆觸展現了深厚的書法功底,是「人書俱老」的典範。
《獨樂園記》記錄了文徵明建造獨樂園的過程,內容源自蘇軾的《獨樂園記》,借此表達了對自然與藝術的追求。
這幅書法的筆法特點是,行書風格融合王羲之《聖教序》的流暢與黃庭堅的蒼勁,去除了年輕時的鋒芒,呈現出平和悠然的氣韻。展現了文徵明超然的書法境界,既有儒雅風範,又無懈怠之筆,反映了其對生命、自然與藝術的深刻理解。
全文八百餘字。其中寫道:孟子曰:「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此王公大人之樂,非貧賤所及也。孔子曰:「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顏子「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此聖賢之樂,非愚者所及也……「明月時至,清風自來,行無所牽,止無所柅,耳目肺腸,悉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間復有何樂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獨樂園」。
他借用《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林,不過一枝」典故,主張知足常樂;通過「明月時至,清風自來」等意境,表達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我臨寫了這幅書法作品。自我感受其用筆沉穩中有灑脫,表現出很強的自信,每個字給人感覺雖不是狂放,但非常有靈氣感,特別是他的連筆的縈帶,自然而然,流露出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