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紅會舉辦東亞地區紅十字會領導人會議 促進協同創新確保人道主義發展

 【特訊】由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東亞地區代表處作為秘書處組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澳門紅十字會承辦的「2025年東亞地區紅十字會領導人會議」於7月22日至23日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行。

 此次會議匯聚了東亞地區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蒙古國,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領導人及青年人代表共46人,是每年一度的高層領導會議,旨在推動東亞地區在人道主義工作領域達成共同願景、分享遠見卓識和促進協同創新,加強東亞地區在全球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中的集體聲音和影響力,交流在各自國家紅十字工作的經驗做法,凝聚人道主義領域的東亞智慧。該會理事長覃伯德,副理事長李家敏以及中央委員會會委員劉家禧代表參加會議。

 聚焦全球危機應對策略

 會議以「在動盪的世界中塑造人道主義領導力和團結」為主題。在當今全球資金壓力倍增和政治格局變幻的背景下,各國紅十字會必須思考:如何確保人道主義工作的生存和發展?如何增強紅十字會的獨立性,以適應外部的金融、政治和環境危機?與此同時,紅十字會見證著私營部門的快速擴張和人工智慧的興起。這既帶來了合作與變革的機遇,也帶來了複雜未知的風險。

 各國及地區的紅十字會與會領導人就氣候韌性建設與災害預防、全球人道主義投資趨勢與區域合作、青年參與、女性領導力和社會老齡化問題等區域內關鍵的人道主義事務和挑戰交換看法,分享成功經驗,制定戰略目標和行動計劃以應對東亞地區所面臨的多元挑戰,同時對《河內行動計劃》在過去一年內落實情況作出了回顧和充份肯定。IFRC亞太區域辦公室主任亞歷山大.馬修(Alexander Matheou)、IFRC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奧嘉(Olga Dzhumaeva)以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中國事務個人特使、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Balthasar Staehelin)出席本次會議。

 會議同時聽取了東亞青年網路(EAYN)工作的成果。在為期兩天的東亞紅十字青年網路會議上,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蒙古、香港及澳門紅十字青年代表圍繞《河內行動計劃》有關指標的實現成果與進展、青年網路工作的進展與挑戰、東亞紅十字青年網路行動計劃以及IFRC青年參與策略等事項進行分享和討論,並在會議上向東亞領導人報告東亞青年工作成果及會議總結。國家紅會領導人表達了認同及讚許,並承諾將在多方面支持青年參與人道工作。

 中國紅會考察本澳民防及社福政策

 在會議結束後,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由梁宇副會長率領下一行四人,先後參觀民防中心及拜訪社會工作局。在參觀民防中心期間,獲警察總局局長助理林俊生、⁠廳長李志輝、⁠處長陳國棠及范家華等接見,並介紹了本澳民防體系的運作機制、強調澳門紅十字會在熱帶氣旋的應對及低窪地區撤離的重要角色。

 25日,代表團前往社會工作局,獲局長韓衛、副局長許華寶、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研究及規劃廳代廳長張景輝、康復服務處處長余家偉等接見,在交流過程中,代表團了解了澳門人口老齡化趨勢及現行養老保障政策,包括長者照護、社區支援服務等。代表團則介紹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及澳門紅十字會在內地的相關工作,特別是偏遠地區醫療援助、災害救助及社區健康服務等。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代表團對澳門的民防體系及社會福利政策表示讚賞,並期待未來進一步攜手,加強兩地紅十字會在應急管理、災害救援及志願者培訓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提升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也為未來在社會服務及老齡化應對等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

 澳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主席黃如楷、理事長覃伯德以及副理事長李家敏陪同出席參觀及拜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