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女協籲業主加強關注政府降維修資助門檻 宜強化樓宇定檢與維護意識

 【特訊】近日,颱風「韋帕」襲澳期間,有大廈外牆紙皮石剝落。澳門專業女性協會理事鍾慧楠表示,近年涉及樓宇外牆紙皮石、飾面或石屎剝落的事故時有發生,經歷颱風及暴雨沖刷恐進一步加速外牆老化,呼籲業主、管理機關及管理公司加強關注,及時處理樓宇安全隱患,並建議政府通過法律優化、加強巡查,以及降低檢測、維修資助申請門檻等,提高居民定期進行樓宇檢測及維修保養的意識,保障社區安全的同時,也能達致市容美化與改善生活環境的效果。

 長期從事建築及工程項目的鍾慧楠指,雖然二0二一年修訂了《都市建築法律制度》規定,樓宇入伙滿十年後及往後每五年要主動對樓宇進行保養維護,但由於不具強制性,業主缺乏「預防性維修保養」的意識。而且按過往經驗來看,即使已發生外牆剝落,要開展維護工程也非易事,部份業主雖有意願進行維修,但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業權人同意;另外多數「唐樓」屬「三無」大廈,加上部份「唐樓」長者戶較多,要收集足夠業權及資金開展維護十分困難。

 鍾慧楠指,本澳超過三十年樓齡的樓宇超過五千幢,樓宇老化問題疊加社會對樓宇檢測與維修保養意識的不足,為社區帶來不少安全隱患。她建議政府從完善法律、加強巡查及優化資助等方面共同著手,強化樓宇維護意識。在法律層面,應檢視當前《都市建築法律制度》、《分層建築物共同部份的管理法律制度》及相關行政法規,同時按輕重緩急,對於曾出現外牆剝落事故的樓宇應加強巡查及勸籲工作。

 在資助工作上,《樓宇維修基金》二00七年至今(截至二0二五年七月十八日)批核的六千九百一十七宗個案中,總共僅有六十五宗涉及檢測資助的申請。她指定期檢測有助及時發現樓宇潛在問題,尤其近年樓宇外牆剝落情況增加,建議應進一步簡化基金的行政程序,降低維修及檢測資助申請門檻,並主動協助曾出現外牆剝落事故的樓宇申請,為業主定期進行樓宇檢測及維修保養提供更大支持與誘因。

 此外,她認為未來應研究將市容美化結合在現時的樓宇維修工作當中,例如《樓宇維修基金》可與市容美化工作組合作,擴大現行資助範圍與模式,參考香港「幸福家族·繽FUN屋邨計劃」,在樓宇外牆進行維護的同時,結合社區居民、團體的意見,對樓宇外牆飾面進行圖案或顏色等藝術美化工作,增添社區特色,提升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