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對一張相片的坦然 泰來
藝人的世界,由於曝光率在很大程度上比较高,所以理應特別謹慎和小心。很多事,他們都會比別人想得更多,可以說是更應有所預設,在其他人還未向他們有所要求之前,先給自己設限。
早前鍾鎮濤(B哥)與曾志偉到馬來西亞演出,二人與曾因言論引發爭議的大馬歌手黃明志合照,引起網民嘩然。二人各自發聲明與該歌手劃清界限,表明對黃明志的背景及過往不當言行全不知情,事件純屬無意失誤,對大家表示歉意。
而黃明志亦很識相地表示:「為了不影響『祖國』的和平穩定以及大灣區香港的同志們的安全,我們已經將上一組合照貼文刪除……」
平心而論,自古以來,我們受到的教育都說追求「和而不同」,能海納百川,包容異見。只要心存正念,和平共處應該不是問題。
我突然想到《子見南子》的故事,事情大約是指孔子在衛國時,應衛靈公夫人南子之邀會面的情景,這引發了弟子子路的不滿,也引發了後世對孔子行為的諸多討論。南子在當時的聲譽欠佳,然而因為仰慕孔子,適逢其會便邀約見面。在儒家的學者眼中,子路都算是大膽,可以直接向老師表達不滿,而孔子亦當場作出反應,差不多要指天發個毒誓。倘若孔子活在今時今日,相信亦會像上述兩名藝人那樣,要公開宣示與之割席。
但在我心目中仍满是「坦蕩蕩」的理念,既無異心,亦無瓜葛,見一面也好,合一照亦可,有那麼重要的標誌性嗎?自己做出惶惶不可終日的動作,反而更顯礙眼。謹慎的人或者亦與他們的經歷有關,到底兩人過去有哪些被坑害過的經歷呢?有被冤枉而不得平反的嗎?反正這三名立場不盡相同的人,難得同框,令到網民都議論紛紛,直指今次是「明志之舉」,又叫大家將合照流入內地社交平台……◇